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若干政策措施
- 發布時間:2024-12-02 09:30:43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11月19日電11月19日,聚焦“打好政策‘組合拳’ 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當前中國外經貿新形勢、新挑戰及應對”主題,中宏論壇第五十五場在線研討會召開。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副所長史英哲應邀出席研討會并作了主題發言。
以下史英哲的發言:
10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6%,比上月同比提升3.9%,出口增長了11.2%,也是大幅度的提升。這個數據也有可能是美國大選結果出來之后,美國的進口商為了避免后面的高額關稅,在積極地囤積中國貨,是不是可持續性,未來可能會面臨比較大的影響。如果美方對我國加征60%的關稅。據測算,可能對我們的出口總額的沖擊大概是在5%-6%左右,這意味著未來有可能對我們GDP的拖累大概在1萬億-1.5萬億規模。面對美國的貿易沖擊,我們不僅對內需消費各方面需要積極地采取一些措施,也要對促進外貿進行一些支持措施。我主要談幾點在金融領域可以采取哪些應對舉措。
第一,加大金融財政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信貸支持以及降低外貿企業的融資成本,幫助外貿企業應對關稅帶來的資金壓力。另外,也需要優化我們的財政政策,比如最近我們看到美方或將對我國加征高額關稅的沖擊,我們的出口退稅政策也進行了調整。
因為畢竟我們的財政未來既要解決對外的問題,更要解決對內的問題。如何實現這兩個方面的再平衡?這里非常有必要持續優化我們的財政政策,加大我們金融財政相關政策。
第二,要擴大我們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力度。包括承保規模以及覆蓋面,通過出口信用保險來降低我們外貿企業在出口過程中的風險,增強企業接單的信心。
第三,我們需要優化跨境貿易結算,通過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結算服務,降低外貿企業的交易成本。
第四,提高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的能力。11月6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我們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出現快速的波動,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當天貶值了1.5%,這個幅度非常高。在美國大選之后一周,美元相對人民幣升值近2%。外匯市場的波動對外貿企業的外匯敞口帶來的風險顯著增大。因為外貿企業一般利潤都很薄,外匯波動得3-5個點,基本上把它利潤吃得差不多了。所以,未來我們的外貿企業也非常需要去加強外匯風險管理的能力。我們的金融機構尤其可以在這方面去發力,怎么來輔助企業通過遠期、期權等外匯衍生品來管理匯率風險。當然對我們金融機構以及金融監管也提出了要求,需要加強一些外匯相關的金融產品的供給能力。
另外,我提幾項新舉措的建議。首先要加大我們的金融市場的開放。最近金融監管的領導提到了雙向開放。我覺得這個雙向開放可以更大一些,不僅僅包括境外投資者和中國企業到境外融資,我們的金融市場也需要把境外的發行人接納到中國市場來。中國的債券市場可以吸引境外發行人,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的發行人參與中國債券市場,加大熊貓債的發行,探索熊貓債與中國企業境外投融資活動的聯動機制,從而促進海外投資以及外貿穩定增長。近年來隨著人民幣利率的下降以及歐美的加息,“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對來到中國市場融資有很強的興趣。我們這邊流動性又比較充裕,研究怎么通過在中國市場融資的同時帶動雙方的經貿關系,我覺得這將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希望我們的監管當局能夠推出一個有效的機制。
另外,加大“一帶一路”等政策性貸款的投放。過去二十多年的城鎮化過程中,我們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下一步需要促進政策性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的走出去,通過相關金融工具來促進“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的產品的需求,服務中國的產品以及服務走出去開拓“一帶一路”的新興市場。
最后一點,要加大綠色金融對國際貿易的服務力度。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發展的共識。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以及綠色供應鏈金融,來促進貿易的綠色化。支持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海外銷售,攜手促進全球的生態文明建設。
通過上面這些金融手段,中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美國對中國實施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外貿穩定發展,同時也可以切實提升我們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為長期的外貿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