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永生:產業運行穩的態勢更趨鞏固、進的動能不斷積蓄
- 發布時間:2024-08-06 18:03:06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8月4日電 8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與宏觀經濟研究雜志社在京聯合主辦“中國經濟怎么看”宏觀經濟形勢研討會(2024年夏季)。
“今年上半年,我國產業運行總體平穩,多項經濟指標和多個行業表現出企穩回升向好的態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步伐加快,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更多動能、形成新的優勢。”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譚永生出席研討會并發言指出,一是產業運行“穩”的態勢更趨鞏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0%,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5%、5.8%、4.6%,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工業生產較快增長,成為今年以來產業經濟的亮點。二是結構優化帶動“進”的動能不斷積蓄。上半年,產業結構升級態勢明顯,高技術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向“新”向“綠”轉型態勢更加明顯。從智能化的角度來看,通信終端設備制造、集成電路制造等數字產品制造行業的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8.0%、16.5%,AI學習機、智能穿戴網上零售額則分別增長了136.6%和31.5%。從綠色化看,上半年,集成電路、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智能綠色新產品表現亮眼,產量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增長30.1%和32%,光伏電池產量同比增長17.8%。三是支撐產業質效提升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加。市場預期出現向好變化。上半年,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5%,增速比1-5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產業發展的“斷點”“堵點”持續修復,領軍企業對產業鏈暢通循環的牽引作用也在增強。隨著工業設備更新需求清單、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等領域政策落地,潛在的投資和消費需求空間逐步挖潛、有序釋放,將對產業高質量發展形成有力支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對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作出具體部署。”譚永生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從供給側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必須強化科技創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以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形成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從需求側看,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要以更多高品質、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將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和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結合起來,暢通產業經濟循環。
譚永生表示,《決定》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服務業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健全完善體制機制的改革舉措將有力破除產業發展的壁壘障礙,大力激發經營主體的活力潛能,為形成支撐現代化國家的強大物質技術基礎提供堅實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