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 發布時間:2024-08-06 17:43:27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8月5日電 8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與宏觀經濟研究雜志社在京聯合主辦“中國經濟怎么看”宏觀經濟形勢研討會(2024年夏季)。
“2024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持續恢復,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創造新崗位,就業優先政策發力顯效,我國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劉旭出席研討會并發言指出,首先,城鎮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同比增加20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其次,城鎮調查失業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穩中有降,平均值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低于預期調控目標。最后,重點群體的就業總體保持平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整體穩定,農民工就業穩中有進。6月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997萬人,同比增長1.6%,脫貧人口務工規模超過3000萬人。
劉旭指出,上半年就業形勢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服務業就業動能加快釋放。二是制造業就業結構優化。三是通過消費新模式來蓄積就業新動能。綜合上半年多方面情況看,下半年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具有較為堅實的基礎和條件,但也要看到,一些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大壓力,部分勞動者求職就業仍存在一些困難,穩就業仍面臨一定挑戰。
“下一步,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劉旭指出,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一是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二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和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新期待,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挖掘、培育新的職業序列,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三是推動財政、貨幣、投資、消費、產業、區域等政策與就業政策協調聯動、同向發力,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四是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五是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推動企業改善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確保勞動者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工作。
劉旭強調,要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完善就業公共服務制度,持續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就業公共服務與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的高效對接,完善全領域的多渠道供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