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宜勇:讓更多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 發布時間:2024-05-16 08:44:44
- 來源:中宏網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讓中國品牌發展戰略成為國家戰略之一。2016年6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簡稱:《意見》),文中提出設立“中國品牌日”的倡議最為振奮人心,這也是國務院站在國家層面首次正式提出。與此同時,《意見》強調,大力宣傳知名自主品牌,講好中國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鼓勵各級電視臺、廣播電臺以及平面、網絡等媒體,在重要時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傳。2017年4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品牌日”的批復》,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2018年3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中宣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中國品牌日標識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中國品牌日標識和2018年中國品牌日活動信息。2024年的5月10日,既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轉變”的十周年,又是中國品牌日設立八周年,值得隆重慶祝、認真總結、砥礪前行。
為什么要設立“中國品牌日”?一是提升中國品牌形象和價值的需要。通過中國品牌日的宣傳和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中國品牌,認可中國品牌的質量和文化,這有助于提升中國品牌的形象和價值。二是促進中國品牌國際化發展的需要。中國品牌日有助于推動中國品牌的國際化進程,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信任并使用中國品牌,從而增加中國品牌的國際市場份額。三是提高消費者對中國品牌信任和忠誠度的需要。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展示中國品牌的文化和價值,消費者可以更加了解和信任中國品牌。這有助于提高中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促進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購買和使用。四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加強品牌建設有利于推動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有利于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需求,有利于弘揚中華文化、提升中國形象。發展品牌經濟,就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全面改善影響品牌發展的質量、創新、誠信、文化、人才、營銷和環境等要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推進中國品牌建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幾個突破口。一是國際化程度不足的問題。雖然近年來中國品牌的國際化程度有所提高,但與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相比,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仍然較低。這導致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難以獲得與競爭對手同等的市場份額和利潤。二是技術與設計之間的差距問題。盡管中國品牌在技術和設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與一些國際品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一些中國品牌仍然過于依賴模仿和復制,缺乏自主創新和核心技術,這限制了其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三是品牌形象和文化建設不完善的問題。中國品牌在品牌形象和文化建設方面還有待加強。一些品牌缺乏明確的品牌定位和獨特的品牌形象,難以在消費者心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時,一些品牌在文化推廣和傳承方面也存在不足,缺乏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的緊密結合。四是市場競爭激烈和內卷的問題。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品牌數量眾多,但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卻相對較少。這導致一些品牌在競爭中難以脫穎而出,難以實現持續的發展和壯大。
當前中國品牌國際化面臨的主要挑戰。一是面臨品牌認知度低的挑戰。很多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并不高,這可能導致消費者對這些品牌的產品和服務缺乏信任感。因此,中國品牌需要通過各種渠道提升其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面臨文化有差異的挑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在文化、習慣、審美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中國品牌需要深入了解并適應這些差異,以便更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三是面臨國際貿易壁壘的挑戰。一些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可能會設置貿易壁壘,如關稅、反傾銷措施等,這增加了中國品牌進入國際市場的難度。四是面臨品牌建設和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戰。與一些國際知名品牌相比,中國品牌在品牌建設和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包括品牌策略的制定、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傳播的渠道選擇等方面。五是面臨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在國際市場上,知識產權的保護尤為重要。然而,一些中國品牌可能面臨知識產權被侵犯的風險,這可能會影響其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六是面臨國際化人才短缺的挑戰。中國品牌國際化需要一支具備國際化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專業技能的人才隊伍。然而,目前中國在這方面的人才儲備還相對不足。
提升中國品牌國際競爭力的對策建議。下一步為了提升中國品牌的競爭力和地位,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大力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通過加大國際化投入、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品牌國際形象等方式,增強中國品牌的國際競爭力。二要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培養創新人才等方式,提升中國品牌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產品。三要切實強化品牌形象和文化建設。通過明確品牌定位、塑造獨特品牌形象、推廣中國文化等方式,提升中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四要優化市場競爭合作。通過加強行業合作、優化產業鏈布局、推動行業創新等方式,提升中國品牌的整體競爭力。
總之,樹立中國品牌需要在國際化、技術創新、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等方面加強努力,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地位。(作者:楊宜勇,系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前所長;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二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