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有利于促進消費的投資 更好發揮消費和投資的相互促進作用
- 發布時間:2024-02-07 13:53:43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2月1日電 2月1日,聚焦“中國經濟,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中宏觀察家新春寄語:2024中國與世界攜手新未來”主題,中宏論壇第四十六場在線研討會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吳亞平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了主題發言。
以下是吳亞平發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拓展有利于擴大消費需求乃至創造新興消費需求的公共領域和產業領域的投資空間,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需求,改善消費環境條件,緩解消費瓶頸制約,從而釋放消費增長潛力;更進一步地說,對于新發展階段調整投資消費關系、更好地發揮投資和消費的相互促進作用,提高投資的乘數效應,從而助推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為更好地發揮投資帶動消費需求增長的作用,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建議在新型基礎設施、幸福產業、鄉村振興、消費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乃至適度超前開展投資。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新興新型消費。新型基礎設施是我國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基礎設施是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的重點領域,且從供給側看有助于優化供給結構或提高供給質量;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還進一步支撐乃至催生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有助于創造新興新型消費需求,從而對于擴內需、穩增長具有較好的乘數效應。
各地區要全面貫徹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新要求,統籌新型基礎設施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開展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加大5G網絡、衛星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重點領域投資力度,進一步夯實依托5G和互聯網的信息、游戲、影視、電競、娛樂和教育培訓等新興新型消費的基礎條件,為智慧交通、智慧水務、電子商務等領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加大幸福產業投資力度,促進消費轉型升級。近年來,伴隨著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特別是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我國以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等產業及其融合產業為代表的“幸福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在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新向往的同時,有力地拉動了消費需求增長、促進了消費轉型升級,也培育了經濟發展新動能。幸福產業屬于重要的消費服務業,具有典型的消費需求導向型特征,順應了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新型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中等收入群體不斷發展壯大的新趨勢、新要求,總體上看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較好的投資前景。幸福產業投資直接增加相關消費的供給,促進消費需求增長,宏觀上具有較好的乘數效應,應當作為現階段國家投資重點。
促進鄉村振興投資發展,釋放農村消費潛力。適度超前開展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加大農村地區公路、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和居住條件,緩解農村消費瓶頸制約,挖掘農村消費潛力,進一步促進農村消費增長。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支持各類專業化的產業資本參與農業產業園區、農業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農業公園、休閑農場等綜合開發項目投資,促進農村地區新興新型消費發展,更好地把城鎮居民消費引向農村地區。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鼓勵電商龍頭企業向農村地區發展,促進農村地區線上消費發展;鼓勵電子商務龍頭企業與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共商共建特色優勢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加大農副產品倉儲物流設施投資力度,帶動更多更好的特色優勢農副產品走向更大的國內外消費市場。
推動消費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圍繞城鎮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建設,營造更好的城鎮消費環境,提高消費便利性。改造提升百貨商場、大型賣場、特色商業街,因地制宜推進農貿市場、批發市場改造升級,支持有條件的城區、縣城和重點建制鎮建設農貿綜合體,鼓勵發展新型消費集聚區。加強消費服務中心、公共交通站點、智能引導系統、安全保障設施建設,推進電子商務硬件設施建設,建設展示交易公用空間。完善全域旅游城鎮和旅游景區的游客服務中心、旅游道路、旅游廁所和停車場(樓)等配套基礎設施體系,改善旅游消費體驗,提高旅游消費的便利性。在城鎮有機更新特別是老舊小區改造中,因地制宜建設相關消費基礎設施,優化配置社區生活消費服務綜合體,提高社區消費的便利性;支持將棚戶區、老舊廠(場)區、城中村改造成為特色消費集聚區或消費綜合體,或者配套建設相關消費基礎設施。
促進房地產投資企穩,助推房地產相關消費。積極應對房地產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充分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合力,著力促進停緩建樓盤項目“保交樓”。加快推動特大超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為城中村居民創造更好的居住環境,提高城中村居民的居住質量。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投資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步伐,鼓勵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更好地滿足新市民、新青年以及工薪收入群體的居住需求。堅持“先立后破”“破立結合”原則,實施“一城一策”,適度放寬商業房地產開發政策特別是規劃、土地、價格等管制,助推商業房地產投資企穩回升,更好地滿足不同收入群體的多元化、多層次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