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配送:政企合力共促高質量發展
- 發布時間:2024-02-02 08:41:21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1月29日電(記者 王鏡榕)即時配送是指依托于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運用數字技術和人力眾包等社會物流資源,主要滿足消費者對快速送達的要求,涉及外賣、藥品、生鮮食品等。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即時配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會議指出,要加強鼓勵引導,進一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和支撐帶動能力。要督促企業守好食品安全、配送安全等底線,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推動降低企業合規經營成本。
釋放支持即時配送行業發展的積極信號
“《意見》為即時配送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旨在通過政策引導,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行業水平,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中宏觀察家、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接受本網采訪時表示,“這是國務院層面首次專題研究促進即時配送發展問題,釋放出鮮明的支持即時配送行業發展的積極信號。”近年來,即時配送行業以其便捷、高效的服務,成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宏觀察員、北京物資學院國際學院副院長陸華接受本網采訪時表示,即時配送在促進消費、保障民生、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是促進居民消費的催化劑。即時配送的優勢在“即時”,通過其高效、便捷的服務,快速滿足餐飲外賣、即時零售、同城急送等新型即時消費的需求,對推動居民消費的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二是保障民生應急服務的關鍵力量。即時配送緊密連接了消費者的“最后100米”,在助力城市物資供應、維護正常生活秩序、確保民生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支持作用。三是擴大就業的重要領域。即時配送需要大量配送人員,且就業靈活性強、進入門檻低,是吸納勞動力的重要領域。
汪鳴強調,“在當前激發有潛能的消費、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的背景下,為引導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激活市場活力提供了根本指引。”圍繞提升即時配送行業支撐帶動能力,汪鳴指出,一是銜接供需促進消費。即時配送一頭連接消費者和用戶,一頭連接網約配送員,通過平臺信息撮合、高效匹配,有效支撐餐飲外賣、即時零售、同城急送等新型即時消費需求,承擔銜接供需、服務帶動即時消費關聯行業發展“放大器”作用。二是應急供應保障民生。即時配送直面消費者,通過打通城市末端“最后一公里”、鏈接消費“最后100米”,承擔助力城市物資供應、維持正常生活秩序、保障民生“穩定器”重要作用。三是蓄水吸納擴大就業。即時配送因其靈活性、低進入門檻、公平公正收入分配機制,具備吸納勞動力穩就業、快就業、增就業的重要功能,在促進就業容量擴大、提高全社會勞動參與率、確保就業大局穩定等方面有著顯著就業“蓄水池”作用。
推進即時配送高質量發展
“政企合力推動即時配送行業高質量發展。正是旨在激發即時配送行業在促進消費、保障民生、擴大就業等方面的巨大支撐作用。”汪鳴表示,統籌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發揮合力,推動即時配送行業提質增效降本高質量發展。一是政府主動作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發展導向,部署相關部門主動擔當作為,要加強鼓勵引導,做好經營主體市場準入、即時配送運營過程便利、標準體系支撐、保民生政策對接等全方位保障,推動降低企業合規運營成本。二是激發經營主體責任感,完善行業管理。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突出問題導向,聚焦市場自發發展產生的安全監管不足(食品安全、道路安全、服務質量等)、勞動權益保護不夠等問題,督促企業守好食品安全、配送安全等底線,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推動在解決問題中促進高質量發展,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中解決問題,形成促進即時配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政企合力。
陸華告訴記者,圍繞《意見》貫徹落實,各地將從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和加強行業管理兩個方面,推進即時配送高質量發展。一是政府鼓勵即時配送發展,為相關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經營環境,鼓勵其合規經營;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業務流程等方式,推動整個行業不斷提升,以適應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支持即時配送行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通過行業的健康發展來帶動相關產業鏈和就業,增強其對整個經濟的支持作用。二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加強對食品質量的檢測和監控,確保配送過程中的交通安全、貨物安全;確保配送員的勞動合同權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社會保障,以及合理的勞動報酬;通過簡化審批程序、減輕稅收負擔、提供相應的財政支持等幫助即時配送企業降低合規經營的成本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