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流與數據要素相融互促 先行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 發布時間:2024-01-22 10:40:29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1月17日電 1月17日,聚焦“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釋放‘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發展新動能”主題,中宏論壇第四十五場在線研討會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謝雨蓉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了主題發言。
以下是謝雨蓉發言:
剛剛發布的《“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聚焦12個領域提出重點行動,其中包括“數據要素×交通運輸”。交通運輸和物流是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進程中發揮了關鍵支撐引領作用。當前,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努力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交通物流必須率先實現現代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行動計劃》的出臺對交通運輸與物流的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有了數據要素的加持,交通物流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另一方面,在數字經濟時代,交通物流的發展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此外,在賦能交通運輸與物流的進程中,數據要素也在不斷地創造價值、實現價值,為其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提供了基本條件。結合產業自身特點,從以下五個方面分析交通物流與數據要素如何在相融互促中先行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數據要素×”為傳統交通物流產業提供新動能。交通物流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人類社會自有生產活動以來,就有交通運輸與物流。從最初的手拉肩扛、馬車牛車、竹排小船,到現在的高鐵飛機、遠洋巨輪、宇宙飛船,交通物流不斷向前發展,也經歷了無數次變革,幾乎每一次變革都源于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投入,即技術要素。技術要素改變的主要是供給方式,集中體現在交通運輸工具的迭代升級,從依靠人力到利用畜力和風、水等自然力,再到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等現代交通工具的發明,涌現出新的交通方式,大大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有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近年來,交通運輸與物流領域也在不斷創新,向著更快速、更安全、更便利、更低碳的方向發展,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一直沒有出現顛覆式的交通運輸方式和物流模式,交通物流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面臨技術瓶頸,可能需要新的要素投入才能突破這一瓶頸。
數據要素也并不是今天才產生的,自從有了社會化大生產,人類社會就源源不斷地產生各類信息,其實就是今天所說的“數據”。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啟了信息時代,數據產生量呈幾何式增長,但基本處于一種自發狀態,沒有得到有序規制,也沒有得到充分利用。2019年,中央首次提出數據可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明確了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戰略地位,對數據要素作為一種資源進行有序開發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宏觀指導。此后,中央先后出臺兩個文件,為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此次《行動計劃》的出臺,指明了數據要素賦能交通運輸與物流的發展方向,將助推傳統交通物流轉型升級,在此基礎上,數據要素的投入或許能帶來交通物流領域的顛覆性變革,支撐交通物流領域率先實現現代化。
“數據要素×”助推交通物流全國統一市場建設。交通物流是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基礎環節和重要依托,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交通運輸市場對于發揮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潛力、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但交通運輸與物流由多個行業構成,不同行業市場化程度存在明顯差異,其中既有市場開放較早、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比如公路運輸、內河航運等領域,基本實現了完全市場化和充分競爭,也有市場開放較晚,開放程度也相對較低的行業。各領域市場化進程不一由多種原因造成,如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征、運行組織方式不同等,也受到各領域發展基礎、體制機制等影響,全面推進市場化客觀上存在一些制約因素。而且,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領域也并非沒有問題,一些行業長期低水平、同質化競爭,擾亂了市場秩序,也使行業自身發展缺乏積累,難以進行轉型升級。
數據要素賦能交通物流在提高運行組織效率的同時,還改變了很多領域的運行組織方式,對形成統一開放交通物流市場具有重要的引領支撐作用,同時,也使很多領域實現了基于數字經濟、利用數據技術的差異化競爭,創新了產品與服務,提高了行業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滿足了我國在邁向現代化進程中產生的多元化、個性化交通物流需求。
“數據要素×”將創造更多數字交通物流新場景。交通物流既是生產性服務業,也是生活性服務業,具有廣泛的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數據要素在交通物流領域的應用起步較早,對行業自身發展和其他領域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比如在快遞物流、即時配送等領域的應用,極大提高了服務效率,降低了服務成本,提升了服務品質,不僅從無到有創造了快遞、外賣等多個萬億級新興市場,而且有力支撐了我國電商、跨境電商等產業的爆發式增長,重構了流通格局,拓展了外貿形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再如數據要素在城市交通領域的應用,催生了網約車、共享交通等新業態、新模式,顛覆了傳統行業,極大方便了百姓出行,同時也誘發了公平競爭、數字鴻溝等一系列隱形問題,對行業管理、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甚至對部分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發揮了推動作用。
在《行動計劃》中提出了許多近期重點打造的交通物流應用場景,如多式聯運、航運貿易、航運服務、車輛運行等領域,這些領域基本都是數字應用具有較好基礎,同時對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維護產業鏈安全供應鏈穩定、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點領域,也是統籌發展與安全的關鍵環節。未來數字時代,交通物流一方面對數據要素賦能、帶動產業發展產生更多需求,另一方面也會產出海量數據和產生更多應用場景,為數據要素在市場機制下發揮價值創造能力,按貢獻參與分配提供更多平臺。
“數據要素×”助力交通物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交通物流既連接生產和消費,也串接產業鏈、供應鏈不同環節,是打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關鍵所在。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交通物流在經濟循環中的作用并沒有得到有效發揮。一是部分行業發展仍較為粗放,管理水平不高,運行效率較低,造成出行成本、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服務水平、便利化程度有待提升,與社會期望仍有差距,人民獲得感不強,對經濟運行的支撐作用不夠有力;二是由于信息不對稱,供需匹配不夠精準,難以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三是交通物流領域還有一些卡點堵點,有些在技術上還難以突破,也有一些是技術上可行,經濟上不可行,比如偏遠地區、農村地區的交通物流發展問題。
交通物流在暢通經濟循環中面臨的這些瓶頸,需要通過數據要素賦能來逐步破解。與交通物流一樣,數據要素也貫穿國民經濟循環全鏈條,生產-流通-分配-消費每個環節在運行中都會產生海量數據,這些數據如果得到充分利用,再重新作為生產要素投入到各行業、各領域,將產生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特別對于交通物流而言,數據要素的投入將有效提升管理水平、推動供需匹配、打通卡點堵點,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提供強大助力。
“數據要素×”重構交通與信息交互的發展空間。交通物流與信息通信既相互支撐,也相互替代,隨著人類的發展,二者的關系不斷發生變化。在工業革命之前漫長的歷史時期,受制于技術條件,人和物的移動空間十分有限,交通物流規模、范圍也很有限,這一時期除了軍事等特定領域,信息的遠距離傳輸主要依靠交通物流,而信息反過來也會引導人和物的移動,二者關系主要是相互支撐。工業化進程開啟以來,交通物流領域率先產生了顛覆性的技術變革,現代交通工具顯著擴大了人流、物流的空間范圍,社會化大生產也對交通物流產生高度依賴,人類伴隨工業化進入運輸化時代,而這一時期電報等現代通信方式的產生也首先應用于交通物流領域,二者的關系更加緊密。隨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和數字經濟時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傳輸速度大幅提高,傳輸成本不斷下降,由此也產生了替代性,甚至在元宇宙平行虛擬空間,已不需要交通物流,現實空間的交通物流需求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二者關系或許更加緊密。未來,“數據要素×交通運輸”必將帶來更大變化,在我國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產生更多互動,引領生產與生活方式巨大變革,或將引發交通與信息、現實與虛擬發展空間格局的徹底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