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北京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發布時間:2023-12-18 11:56:25
- 來源:中宏網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的戰略目標。北京市積極推進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城市,近三年新設企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共計3萬余家,核心產業規模以上企業超8000家,建設5G基站累計10.4萬個,千兆固網用戶累計達到200.7萬戶,實現五環內全覆蓋、五環外重點區域和典型場景精準覆蓋。據《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2023)》顯示,2022年北京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7330.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1.6%。當前,北京市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由高速轉為中高速,產業結構和需求結構均有調整,科技創新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數字經濟已成為支撐北京經濟增長的關鍵動能,聚焦數據要素,激發潛能、加強合作、培養數字化人才,積累了成熟經驗,形成了先進做法。
一、聚焦公共數據統籌開發利用,積極釋放數據要素潛能
作為支撐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資源和關鍵生產要素,公共數據呈現出個人、群體、政府和企業多主體參與,各領域數據匯集的特點。政府作為數據治理規則的制定者和監管者,數據治理的參與者、使用者和統籌者的關鍵角色,可以通過制定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明確統籌數據資源治理和開發利用的路徑,解決涉及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的規則體系、標準規范、法律法規、價值創造等核心問題,從而推動提升公共數據利用效率,保障公共數據安全,加快推動實現數據驅動的數字化轉型,形成良好的公共數據治理生態,更好地服務于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自2021年起,北京市通過成立數據交易機構和出臺政策支撐文件等方式,積極探索數據要素的開發利用的可行路徑。2021年3月成立了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作為開啟全國數據交易所2.0時代的標志性機構,其通過推動數據的產品化、資產化、市場化流通流轉,逐步完成從資源到資產、再到生產要素的過程,有效地解決了數據在流通流轉、交易、資產化等過程中的合規問題、技術問題以及安全問題,有效匯聚了來自不同主體的政務數據、企業數據、社會數據、公共數據,經由數據交易場所對外釋放更大經濟價值,從而讓廣大民眾共享數字經濟紅利。此外,為了促進政企數據融合應用,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培育和帶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于2022年11月印發《關于推進北京市數據專區建設的指導意見》,通過數據專區建設,吸納市場主體和數據、技術、資本等多元要素參與,以政企數據融合應用為主線,構建多層級數據要素市場,形成了政務和社會數據流通融合體系,有助于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加快推動首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數字時代的不斷演進,數據要素成為了數字經濟時代下經濟和信息社會的核心資源,成為了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后的又一重要生產要素。當前我國數據資源規模和質量加快提升,數據要素價值不斷釋放,未來北京市要在既有經驗成果基礎上,充分挖掘和利用公共數據,積極鼓勵依法依規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積極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進一步營造有效供給、有序開發利用的良好生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達到新高度,做強做優做大北京數字經濟。
二、強化國內國外深度合作,著力構建數字經濟產業體系
當前,互聯網日益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維護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鑒的新平臺,協同發展數字經濟既是回答時代課題的必然選擇,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呼聲,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破解安全困境、加強文明互鑒,是我們共同面臨的時代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視頻致辭中強調“我們要深化交流、務實合作,共同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邁向新階段”。近年來,北京市準確把握全球數字經濟創新與變革趨勢,主動加強國內國外深度合作,探索釋放海量數據要素價值,著力建設了以數字經濟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突破。
規劃清晰,路徑切實,成效顯著。北京市政府在2021年8月召開的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發布了《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提出將通過5至10年的接續努力,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六個高地”,到2030年,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北京市的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年度工作任務已完成80%以上,數字經濟增加值14060億元,同比增長8.3%。根據《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2023)》測算構建的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指數結果顯示,北京在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中已經處于第一梯隊,領先于第二梯隊的洛杉磯、上海、紐約和深圳,并且在數據要素配置、數字產業引領、數字創新策源等分指標方面表現優異,尤其是在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以及金融科技發展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前100數字標桿獨角獸企業中,北京就有8家,市值達19846億元,位居全球第二,并且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專利數量居全球首位,數字創新方面潛力巨大。
廣泛的國際交流對接能夠為北京數字經濟水平再升級創造更大舞臺,并持續為推動首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總體而言,未來北京市仍需積極把握和利用好數字經濟發展的機會窗口,進一步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需匯聚政企、社會各方協作力量,充分發揮各要素資源能力,利用好支持政策,鞏固好強勁勢頭;需打通數據壁壘,強化數據授權應用,推動數字經濟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亮點示范全國;需要加強數字人才培育保障,推進“產學研”多維互動,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需持續探索國際交流合作的新模式,吸收學習借鑒其他國家成熟經驗,助力加快構筑競爭新優勢,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充分發揮首席數據官作用,培育數字經濟創新型人才
領導干部的數字思維、數字認知、數字技能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必備數字化能力,是貫徹落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發展戰略,促進全民共建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的重要舉措,提升領導干部的數字化治理能力,有助于充分激發數字經濟活力,為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新思路、新動能。
一直以來,北京市積極探索數字人才的培養,注重人力資源的儲備,早在2018年北京市政府就支持成立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五年來,智源研究院聚焦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建立目標導向與自由探索相結合的科研體制,營造全球學術和技術創新生態,為推動北京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頂尖人才園地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智源學者、智源大會、智源社區、青源會,構筑涵蓋產學研用的內行生態圈,匯集學者+全職研究與工程團隊,打造了一大批有技術挑戰、長期攻關的系統級成果,為北京市未來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重要資源。近年來,北京市積極探索和推廣首席數據官制度,充分發揮首席數據官作為大數據領域專家和領導者的作用。2023年10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了《北京市首席數據官制度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市政府機關全面推進首席數據官制度建設,13個市級部門、各區政府和北京經開區將率先試點。2023年起正式實施的《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也提出鼓勵各單位設立首席數據官,發揮其在協調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推進數據融合創新與業務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首席數據官作為數字經濟時代創新型人才的典型代表,能夠為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提供強大動力,形成示范效應,增強全領域領導干部的數字思維、數字認知、數字技能,推動提高“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思維和能力。
北京市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領軍城市,一直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通過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實現了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已經在數字經濟的實踐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未來需要依托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成就,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共同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者:丁藝,中央黨校教授、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