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局:啟航我國數字經濟治理新征程
- 發布時間:2023-10-30 09:01:12
- 來源:中宏網
國家數據局日前正式揭牌。國家數據局從頂層規劃到貫徹落實僅用了半年時間,一方面展現了我國的制度優越性,另一方面體現了“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國家數據局的掛牌成立,標志著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這將避免以往我國數據領域的分散自治,直接由國家直屬機構進行統籌規劃,有利于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國家數據局揭牌,掀開了我國數字經濟與管理新的一頁。
在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演變下,數字經濟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要素,需要國家在頂層設計層面上對其進行全方位把控,逐漸規范對信息和數據資源的管理,這將有利于規劃我國數據建設的總體布局和提高數據利用率。
2019年,《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將“數據”列為生產要素。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中央文件中,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并列。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從頂層設計上明確了數字經濟及其重點領域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通過“一條主線、四項制度、四項措施”,充分實現數據要素價值、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明確“組建國家數據局”作為13項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之一,將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
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統一的數據基礎制度。數據作為新的核心生產要素,產生了數據確權、數據流通、數據倫理等一系列問題,而確立統一的數據基礎制度標準,將有利于整個社會完善實施監督機制,有利于數據要素市場的規范性發展。國家數據局的設立將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通過發布權威制度從宏觀層面上對我國數據資源進行整體把控,通過統籌協調地方數據局從微觀層面上對地方數據進行開發利用。
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安全與發展并舉。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要素,蘊含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復雜信息,數據在發揮要素價值的過程可能會損害到相關主體的權益,甚至會影響到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數據要素的安全性和數據市場的發展性是高質量發展的兩個并行不悖的特征,但是現階段數字經濟仍需注重安全與發展的均衡。一方面,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數據要素資源,才能更好的發展數據市場。另一方面,數據內蘊含的各方信息將引發數據確權、數據倫理等數據安全問題,在使用數據前應當確保數據來源的合法性。
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宏觀統籌發展。在國家數據局設立之前,我國部分省市已經根據地方數據特征設立了一些與數據相關的機構部門,這并不是對國家數據局發起的挑戰,而是對國家數據局的一種補充和創新,通過地方+中央形式的數據采集,建立科學的數據管理體系,在業務職能上進行指導融合創新,為國家數據局統一數據管理體系提供便利。(作者:張鴻、王宇翔,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