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穩定市場預期
- 發布時間:2023-08-07 12:00:59
- 來源:中宏網
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繼續增加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決定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上調至1.5,于2023年7月20日實施。
此次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主要出于兩方面因素考慮。一是當前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2023年5月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單邊貶值趨勢,總體貶值達到4.5%,特別是在歐美銀行業風險消減,美聯儲暗示隨后仍有兩次加息的背景下,人民幣仍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二是國內經濟增長不及市場預期。盡管整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市場需求逐步恢復,但是仍然存在外需下行壓力存在、中小企業運營困難等問題,導致部分領域的發展和復蘇態勢仍有波動。為緩和現匯市場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境內美元流動性,進一步釋放"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堅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的穩匯率信號,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自2022年10月25日從1上調至1.25后,進一步上調至1.5。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銀發〔2017〕9號)中給出的關于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的計算方式,即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為"資本或凈資產、跨境融資杠桿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這三者的乘積,本次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則意味著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將相應提高。
此舉將直接影響境內企業的跨境融資行為,擴大了國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借用外債、合理利用外資的空間。境內企業的融資決策可以在境內和境外兩類資金市場中進行選擇,提升各類企業融資效率,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增強從多層次、多渠道進行融資的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助力國內經濟穩步復蘇。同時,此舉通過促進跨境資金流入,美元資金供給增加,緩解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單邊貶值趨勢,避免短期內人民幣貶值預期過度聚集。特別是在下發政策當天,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達400點,對于平穩外匯市場供求,穩定市場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具有積極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此舉和商務部7月19日發布會內容保持一致。商務部指出,將推動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外資準入限制,推動出臺新一批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大力吸引外商投資的政策措施。在多部門聯動的條件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上調將發揮其作用,為推動實體經濟向好提供有力支撐。【作者:何青,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偲竹,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助理研究員。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推動建立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研究"[20ZDA05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