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開放積極擁抱全球治理
- 發布時間:2023-08-07 11:56:21
- 來源:中宏網
開放是中國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動力。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是改革開放40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為世界和平發展增加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為我國發展營造良好國際環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這些都為中國未來參與全球治理奠定了主基調。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為我國創造了更加良好的國際環境,有力地擴大了對外開放,促進了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抓住了國際分工體系調整和重構的戰略機遇期,積極參與和嵌入全球價值鏈,帶來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新的經濟奇跡,是當前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未來,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既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又推動世界共同發展,將是不變的主旋律。
同樣,全球治理也需要中國的參與。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展開的當下,試圖將中國排除在外,以冷戰思維思忖中國的觀點是不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貢獻。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中國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堅定支持者和踐行者。如積極參與南南合作,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為16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發展援助。中國還承諾到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重大貢獻。在促進地區穩定方面,中國是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穩定的重要維護者,中國堅持走對話協商解決爭端之路,并主張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地區熱點問題,取得了重大成就,如中國推動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復外交關系,就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未來中國也將在調停俄烏沖突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方面,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的領頭羊,深入參與到全球經濟一體化之中,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近10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而以美國為首編織“友岸價值鏈”分裂世界經濟體系的圖謀有損全球福利,只會搬起石頭砸了大家的飯碗,中美脫鉤有害而無益。
在全球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更加突出的當下,中國的全球治理觀符合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方案”有助于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核心,“一帶一路”倡議為實踐平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重要依托,共同構成了中國全球治理觀的理想圖景,是百年變局下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維護各國共同安全,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對現有體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改革完善,是中國未來攜手各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式與內容。
中國的發展惠及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全球治理需要中國,中國也定將更加積極地擁抱全球治理。(作者:周帥,遼寧大學國際經濟政治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