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強:推進中美審計監管達成多贏制度安排
- 發布時間:2022-09-05 14:16:18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8月30日電 8月29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召開第155期經濟每月談。主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鞏固對外經貿增長態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話題回答中宏網記者提問。
中宏網記者: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于2022年8月26日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并啟動合作。請問在中美貿易爭端以及近期中國人壽、中國鋁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上海石化等5家上市公司從美股退市背景下,您怎么解讀這個合作的特殊意義與信號?
張曉強: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8月26日就簽署相關協議意義回答記者提問時已經指出,這是雙方在解決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問題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合作解決中概股審計監管問題邁出的關鍵一步。對于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積極意義,也有助于為企業依法依規開展跨境上市活動營造良好監管環境。
中美推進審計監管問題合作已經開展若干年了,近期由于美方咄咄逼人的態勢使得中概股在美上市問題更加突出。據美方統計,到今年三月底,一共有261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總市值大約1.3萬億美元。到七月底已經有159家中概股被列入預摘牌,可見影響面之大。如果這么發展下去,確實會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在美國上市的這些中國企業總市值13000億美元,其中僅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大約二千億,還有一些個人投資者。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對于上市公司、投資者、資本市場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證監會負責人用重要一步,關鍵一步表明意義。一方面,對于當前這種很大不確定性的環境是積極的信號,發布后上周五很多中概股漲幅比較好,對投資者來講風險擔憂有所減少。當然更重要的在于下一步,如何繼續深入開展實質性合作。能夠充分滿足各自監管要求進而更好解決中概股審計監管問題,避免從美國被動退市。
此事的積極意義不僅僅是中概股在美國上市單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雖有差異、有分歧,但是不應該成為走向全面對抗的借口。只要雙方秉持客觀務實,相互尊重的態度就可以找到解決辦法,把該辦好的事情辦好。對中美關系,習近平主席在和拜登總統通話時候強調重要性,也表達了對中美關系重回健康軌道的中方主要原則。中美經貿關系作為雙邊關系的壓艙石,近年來貿易規模仍然很大;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美國企業在華實際投資同比增長36.3%。此次簽署協議,對投資者有利,對上市公司有利,對中美雙方有利,是一種帶有多贏的制度性安排,雙方有關機構應根據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按照相互尊重,有效管控分歧,實現互利共贏的方向,采取務實態度推動中美關系回到正確軌道,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