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軒:寬視野、多角度弘揚和傳播廉潔文化
——廉政法治研究院參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三點思考
- 發布時間:2022-07-04 10:01:42
- 來源:中宏網
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我們必須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高度,把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中國行為法學會廉政法治研究院作為民間社會組織和研究機構,應當認真學習該《意見》各項內容,落實《意見》各項要求,在參與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中,切實肩負起與其名份、義務相適應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研究院在廉潔文化方面的研究、弘揚和傳播作用。對此,筆者有三點思考:
一、要有寬廣視野
所謂寬廣視野,是指我們要全面深刻的學習和領會《意見》精神,從思想高度上對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有全面精準的把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尤其需要進一步提升和加強對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中指導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深刻認識,堅持依法治國和依德治國相結合,以理想信念強基固本,以先進文化啟智潤心,以高尚道德砥礪品格,為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為不斷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貢獻應有智慧與力量。
有人認為,廉政法治研究院是專門研究廉政法治建設的社團機構,應當緊緊圍繞廉政法治和廉政法治文化建設建言獻策,至于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涉及面廣,內容豐厚,需要黨、政府和全社會一起努力才能實現預期目標。依筆者之見,研究院參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必須站位要高,視野要寬,要站在黨和國家關于在全社會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全局去思考、去謀劃,不僅重視執政黨黨風和廉政法治建設以及廉政文化建設,還要拓寬眼界,適應面向全社會開門辦院,利用研究院人才和資源優勢,積極參與和推進全社會廉潔文化建設,才能使研究院工作融入大局。
二、要重視智庫建設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必須凝集各方面智慧,聚集各方面共識。因此,人才智庫建設是重要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以及社會各界在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方面人才輩出、舉措多樣,不斷創新,各種廉潔文化智庫與建設平臺如雨后春筍,這些智庫與平臺通過加大理論研究,總結國內外歷史經驗教訓,弘揚和傳播優秀和先進廉潔文化,取得了豐碩成果和社會效果,使廉潔文化不斷成為建設廉潔政治的重要支撐。譬如通過不斷深化廉潔文化理論研究,為廉潔政治提供了必要的價值理念;通過不斷總結廉潔文化建設經驗教訓,為廉潔政治提供了行為準則;通過弘揚和傳播優秀與先進廉潔文化,為廉潔政治提供了文化資源等等。
實踐證明,搭建廉潔文化建設智庫是助力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推手,也是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有力舉措,必將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助推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創新發展、賦能社會公共文化服務,強化優秀和先進廉潔文化弘揚與傳播能力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有鑒于此,智庫建設就成為研究院參與和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和有效抓手。在這方面,我們要有緊迫感和使命感,其目的在于促進研究院廉潔文化建設的平臺化,通過搭建各類人才智庫,廣泛聯系各類平臺,加強相互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建立互通有無,分工協作運行機制,從整體上系統提升優秀廉潔文化和先進廉潔文化理論研究、弘揚和傳播的功能與效果。
研究院智庫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符合凝各方之識、聚各方之智的基本要求,實行人才多樣化、結構合理化、領域社會化、資源信息整合化,要注重智庫平臺化建設的不同層次與層級,對于涉及各層次或層級單一可行的要先行先試,對于涉及多層級或層次需頂層設計、整體推進的智庫平臺建設,要積極籌劃,穩妥推進。
三、要多角度、多渠道落地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要厚植廉潔奉公文化基礎,用革命文化淬煉公而忘私、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因此,參與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重要的是弘揚尚德崇廉的社會風尚,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傳播廉潔文化,豐富廉潔文化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拓展利用廉潔文化的資源,多角度、多渠道參與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應重點在三個方面找準著力點:
一是堅持黨風引領政風、政風影響社風的廉潔文化研究、弘揚和傳播導向。積極借鑒我國歷史上優秀廉潔文化和中國共產黨百年以來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的重大成果,在參與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中,自覺結合研究院的工作特點,做到導向明確,重點突出、層級分明,使廉政法治文化的研究、弘揚和傳播既具鮮明特色,又將其置于全黨、全社會廉潔文化建設的土壤、氛圍和環境之中。
二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把好方向,又選好落點,切入面要深入實際、反映生活、易于大眾接受。廉潔文化建設的本質是一種以“尚廉”為內核的社會文化和大眾文化,必須面向全社會,強化社會效應。研究院參與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深刻認識和把握廉潔文化的基本特征,充分發揮其以文化人功能,使人們在“以文尚廉”“以文守廉”“以文勵廉”“以文警貪”等廉潔文化功能作用影響下,從思想上教化滋養出崇尚廉潔的種子,在心靈氣質上形成鮮明的、歷久彌堅的尚廉、敬廉、踐廉品格、讓廉潔理念根植于社會大眾的靈魂,推動和促進整個社會風清氣正。所以,廉潔文化建設需要從點滴做起,針對不同社會背景、不同職業、不同風俗的人群有的放矢進行,使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貼近生活、走進職場、扎入心靈。
三是采取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多個平臺,多項載體,研究弘揚和傳播廉潔文化面臨的新問題、新動向、新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強化“陣地”意識,不僅讓“為官必廉、從政必廉”成為全體黨員干部和所有公職人員的基本標識,更重要的是成為群眾強烈的監督意識,成為一種衡量為官從政的文化視角;同時,通過努力提高廉潔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著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和先進廉潔文化作品,使廉潔文化精神、廉潔文化價值得以彰顯,使廉潔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傳播力得以增強。通過搭建各種載體不斷推進廉潔文化入機關,進學校、到企業、走社會,下鄉村,促進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思廉、人人崇廉、人人促廉”的良好風尚。(作者:王倫軒,中國行為法學會廉政法治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