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危與共打造并肩前行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 發布時間:2022-06-15 10:12:34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王鏡榕)應哈薩克斯坦副總理兼外長特列烏別爾季邀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日前赴哈薩克斯坦出席“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三次會晤。王毅指出,當前,百年變局、世紀疫情和烏克蘭危機持續沖擊國際政治、經濟、安全體系,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面對亂變交織的世界,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中亞,如何推進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
打造新時代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王毅表示,本次會晤最重要的任務是落實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共識,最重要的成果是一致同意建立“中國+中亞五國”元首會晤機制。會晤還通過了《“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聯合聲明》《落實中國同中亞五國視頻峰會共識路線圖》《關于深化“中國+中亞五國”互聯互通合作的倡議》和《“中國+中亞五國”數據安全合作倡議》四份成果文件。
2022年1月25日,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元首視頻峰會隆重舉行,峰會通過并發表了《中國同中亞五國領導人關于建交30周年的聯合聲明》,各方共同宣布,中國同中亞五國關系進入新時代。六國決心在兼顧彼此利益的基礎上繼續合力構建內涵豐富、成果豐碩、友誼持久的戰略伙伴關系,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此次是王毅外長出訪哈薩克斯坦時間比較長久的一次,有著深遠的意義。”上海社會科學院俄羅斯中亞中心常務副主任李立凡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此次王毅外長對哈的訪問正值新冠疫情在中國反復肆虐,同時作為中亞國家的領頭羊的哈薩克斯坦也正好在6月5日舉行了憲法修正案的全民公決,哈薩克斯坦完成了中亞國家首次進入議會總統制的政治格局。”
“中國與中亞五國領導人元首峰會及重要成果,具有承前啟后的戰略意義。”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孫祁博士告訴記者,中國+中亞五國合作深化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另一重要突破。他指出,“俄烏沖突下世界地區格局發生重要變化,面對俄烏沖突給我國帶來的新挑戰,積極‘穩定周邊’,在我國‘周邊是首要、大國是關鍵、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舞臺’的外交戰略布局中,中亞地區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孫祁強調,中亞五國既是中國的周邊地區,也是大國利益云集之地,大國博弈競爭之重鎮。除永久中立國土庫曼斯坦之外,四國均為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換言之,在中國外交戰略布局的四個方向上,中亞均占有一席之地,其在中國外交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哈是我西部重要友好鄰邦,雙邊關系在30年來飛速發展,2019年9月,中哈關系提升為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兩國共建有19對友好省州和城市。”李立凡強調,2013年正是習近平主席在哈訪問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如今中哈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加深,中哈關系成為國際關系睦鄰友好典范。
李立凡告訴記者,作為深化中哈兩國關系,此次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還與哈政府副總理兼外長特列烏別爾季會談期間,就分別在西安和阿克托貝互設總領事館達成一致。哈方表示將把對中國公民入境72小時免簽待遇延長至14天。雙方還同意相互設立文化中心,并將實施在哈境內建立中醫藥中心、工作室及其他技術研究所項目。各方愿加強國際抗疫合作,中方也同意繼續向哈方提供疫苗,支持藥物研發合作。
并肩前行推進中國+中亞五國合作
“這一平臺成為了加強信任氣氛、睦鄰友好和建設性地尋求互惠互利合作的最有效和最有前途的全面合作平臺之一。”李立凡強調,中國與中亞外長會晤機制也展現了中國與中亞國家傳統友誼和經貿合作的決心和信心,各方在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統籌維護中國與中亞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合力打擊“三股勢力”;繼續團結抗疫等十方面共識。通過這一合作平臺,以加強地區與中國的多方面聯系,并發展區域間合作。
孫祁告訴記者,中國西部——歐洲西部交通線的貫通將大力延伸“一帶一路”和我國對外開放經濟版圖。雙西交通走廊全長8445公里,途經中哈俄三國十多座城市,這將把我國西部到西歐的廣闊地域連為一體。原本中國至歐洲的貨物98%是通過海路運輸,西歐-中國西部國際公路將成為亞太國家到達歐洲市場的最短運輸路線。從連云港出發運往歐洲,所需時間將從此前海運的45天縮短至10天。
“這條歐亞歐陸大通道的貫通,將成為整個區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基礎保障,帶動亞歐兩大洲貨物運輸大幅增長的同時,拓展我與中亞、歐洲的經濟版圖,契合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宏偉構想,”孫祁指出,這條大動脈將讓沿途中亞國家搭上亞太經濟發展的“快車”,從而推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即將正式開通的中吉烏鐵路,為中歐班列未來的不確定性帶來了新的安全保障。俄烏沖突給中歐班列帶來一系列不確定性,如何能夠從地理路線上規避地緣政治危險,就成了亞歐大陸橋保持暢通的關鍵。中吉烏鐵路的建設又是打通中亞到歐洲線路的關鍵節點,將會打通新亞歐大陸橋的南部通路,這條通路的建成將會形成從東亞、東南亞到中亞、西亞,直至南歐地區的一條便捷通道。
“自2021年8月美國從阿富汗狼狽撤軍后,中亞國家面臨的地區安全形勢趨于惡化。”孫祁告訴記者,這些威脅涉及阿富汗局勢動蕩衍生的恐怖組織和人員越境攻擊、武器和人口走私、毒品販賣等一系列問題。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表示,有不少來自包括阿富汗在內的中亞國家以及中東地區的武裝分子參與了2022年1月的哈國內騷亂。阿富汗局勢變化帶來的風險,同樣可能威脅到中國。
“此背景下,中國與中亞國家有必要提升安全合作層次,以構建休戚與共的中國-中亞五國安全共同體,共同維護各國安全。”孫祁強調,雙方一方面應堅持安全不可分割的安全觀,堅持睦鄰友好、安危共擔的原則,另一方面要采取一系列具體步驟切實加強安全合作。就目前來看,強化上合組織的安全合作功能,將是雙方構建安全共同體的必要和可行步驟。根據2022年2月4日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新時代國際關系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雙方一致支持擴大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機構職能,這將推動雙方在多邊框架下的安全合作更上一層樓。而就雙邊合作而言,雙方可在聯合軍演、武器采購、人員培訓等方面加強合作,以增強彼此間的危機協同反應和應對能力。在疫情和俄烏沖突之下,中亞各國與中國加強安全合作的動力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