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全球糧食安全預警
- 發布時間:2022-06-08 07:49:07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警告——
全球糧食形勢嚴重不安全
本報日內瓦訊(記者楊海泉)6月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關于全球糧食嚴重不安全形勢的早期預警報告。報告稱,地緣政治沖突、極端天氣、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導致許多國家食品和燃料價格飆升,加劇公共債務負擔,全球農業及糧食體系亦受到沖擊,幾十個國家面臨不穩定狀態,數百萬人陷入貧困和饑餓。報告呼吁,在今年6月份至9月份饑餓狀況可能惡化的全球20個焦點地區,應當采取緊急人道主義行動以拯救生命、生計并防止饑荒。
報告指出,全球食品和能源價格持續上漲,俄烏沖突加劇了這一局面,并影響全球經濟穩定。如果物價持續上升,干旱或洪澇等極端天氣頻發導致糧食產量下降,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劇。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表示,“多重危機的綜合影響危及糧食生產和獲取能力,使全球數百萬人陷入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我們正在爭分奪秒地幫助受影響最嚴重國家的農民,迅速提高潛在糧食產量,增強其面對挑戰的復原力”。
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大衛·比斯利表示,糧食危機不僅會傷害貧窮百姓,還會讓數百萬勉強維持生計的家庭陷入困境。全球可以應對這一挑戰,但需要盡快行動起來。
報告指出,沖突頻發和反復出現的氣候沖擊繼續導致嚴重饑餓,世界已經進入一個新狀態,即干旱、洪水、颶風和熱帶氣旋一再打擊農業和牲畜飼養,導致人口流失,并將數百萬人推向災難邊緣。自2020年底以來,與拉尼娜相關的氣候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進而導致嚴重饑餓,人道主義援助需求增加。在東非,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導致連續第4個降雨季節降水量低于平均水平,南蘇丹將面臨連續第4年的大規模洪水,這都可能會迫使人們背井離鄉,同時也會破壞農作物和牲畜生產。
報告強調,疫情的影響以及近期全球糧食和能源市場的動蕩,使得一些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變得更加嚴峻,造成最貧窮人群收入的巨大損失,并使各國政府在資助社會安全網絡以及進口基本物品等方面的能力遭受更大壓力。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南蘇丹和也門仍然處于最高警戒狀態,阿富汗和索馬里則是全球饑餓焦點地區的新成員。這6個國家都有部分人口面臨災難級饑餓或向災難性狀況惡化的風險,多達75萬人面臨饑餓和死亡。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糧食計劃署結成伙伴關系,力爭在預警和沖擊之間的關鍵窗口期擴大預期行動的規模和范圍。報告就緊急人道主義應對的優先事項以及預期行動提供了具體的國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