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前行,打好經濟保衛戰
- 發布時間:2022-06-01 09:51:29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王鏡榕)5月2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重要講話。李克強強調,當前正處于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必須搶抓時間窗口,努力推動經濟重回正常軌道。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保市場主體以保就業保民生,保護中國經濟韌性,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高度重視當前經濟下行失速及經濟運行困難問題
“從近期黨中央國務院及各部委的經濟形勢分析會定調看,主要受國內外超預期因素影響,”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市場主體面臨的生產經營難題不小,主要體現在國內消費需求持續走弱,工業和服務業生產邊際下降,城鎮調查失業率攀升至6.1%高位,特別是16歲-24歲青年失業率高達18.2%,社會融資需求大幅萎縮,新增人民幣貸款快速下降,同時物流供應鏈受阻依然突出,物價指數開始有所抬升,居民生活成本攀升,這些數據說明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壓力不小,經濟面臨陷入螺旋式收縮循環的困境,迫切要求加大穩經濟政策力度。
“穩增長是對我國經濟發展目標的科學判斷。”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琪延告訴記者,這一目標近期被中央政府反復提及,正是向市場釋放出清晰且迫切的積極信號,敦促各級政府堅定信心,正視困難,打好經濟保衛戰。
“穩增長和保就業明確了下一階段經濟政策導向,穩市場主體則是實現另外兩個目標的關鍵途徑。”王琪延認為,這三個目標相輔相成,應牢牢扭住穩市場主體這一牛鼻子,加快實現穩增長、保就業的發展目標。穩市場主體是經濟政策的核心抓手,是穩增長和保就業的關鍵途徑。1.5億多戶市場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是經濟發展活力之所在。因此可以說,穩住了市場主體,就是穩住了經濟增長的根基,也就保住、穩住了就業。保就業則是穩增長的首要目標。就業是民生之本,直接關系著億萬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保就業不僅是為了經濟增長,更關乎民生福祉。
“那么,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和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的局面,亟需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各項宏觀政策力度,落實好穩經濟的一攬子針對性強、有力有效的區間調控舉措,用好用足各種政策工具,著力引導市場預期好轉,提振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劉向東強調。
遏制市場預期收縮勢頭,重啟經濟擴張循環
“國常會近日提出的6方面33項舉措,涵蓋財政、金融、穩供保價、擴大內需、保障能源安全和基本民生等關鍵領域重要方面。”劉向東告訴記者,其中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包括增加退稅1400億元,全年退減稅總量達到2.64億元,退減稅規模相當大,而且還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3200億元社保費緩繳至年底,將失業保險留工培訓補助擴大至所有困難參保企業,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再擔保合作業務新增1萬億元以上。
“當前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展現出政策加力提速的緊迫性。”劉向東強調,切實扭轉市場收縮預期,改善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信心,不僅要對一攬子措施盡快落實落細,必要時還需適度采取非常規的政策措施,及時推出一批增量政策工具,打造政策提前量,遏制市場預期收縮勢頭,重啟經濟擴張循環。
“貨幣金融政策從擴增量、穩存量雙向發力,鼓勵金融系統要用好用足各種政策工具,以適度的信貸增長穩經濟、穩市場主體,”劉向東強調,包括將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1倍,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等舉措。
“穩價保供政策側重于優化復工達產政策,切實保障貨運通脹,包括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規定和收費。”劉向東指出,擴大內需政策重點刺激汽車和住房消費,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汽車央企發放的900億元貨車貸款,要銀企聯動延期半年還本付息,同時鼓勵更多城市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快新開工一批水利、市政等項目。
“保障能源安全主要落實地方煤炭產量責任,新開工一批能源項目。”劉向東強調,保障基本民生的政策主要是做好失業保障、低保和困難群眾救助等工作,視情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等。
“伴隨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力度明顯加大及精準落地,將對經濟恢復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劉向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