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企改革將圍繞穩增長發力
——政府工作報告國企改革解讀
- 發布時間:2022-03-07 14:36:48
- 來源:中宏網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圍繞穩增長發力是今年國企改革的主題。
報告提出,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強國有資產監管,促進國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
一個鮮明的特征,沒有通常的一套話,沒有講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等等,不是一個綱領式口號,而是結合2022年穩增長任務而推進。
我們注意到這一段論述是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也是今年國企改革的鮮明特色。2022年經濟壓力較大,央企、國企在“六保”中發揮頂梁柱、壓艙石作用,改革圍繞中心,在此背景下強調市場主體的活力與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各類所有制經濟活力是改革的主題。目前有1.5億的市場主體,也就是1.5億的企業,企業改革要圍繞穩增長上發力。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好尾,關鍵要追求實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今年是決戰決勝之年,時間非常明確。今年收好尾,關鍵要突出重點,聚焦難點,追求實效。方法上堅持系統集成,系統高效,確保預期必成,推動走深走實,今年是收尾,還要做好總結,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
國企結構調整將從三方面展開。報告中,調整優化國有資本的結構,特別是產業布局,空間布局是一個重點,給予了高度關注。在2022年,主要是在幾個方面展開,一是突出主責主業,加快剝離低效、無效資產,壓縮企業管理層級,繼續推進瘦身健體。二是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是主要抓手。預計今年在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的重組整合,在相關領域可能還要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這個勢頭從去年以來,還在繼續向前發展。在糧食儲備、港口碼頭這些領域的專業化整合,將會進一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三是發展新興產業和社會保障,包括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這屬于新興產業,另外,在石油糧食電力這些領域,就是初級產品供給能力會加強,應該說國有資本的結構優化和調整,將圍繞這三個方面進一步加強。
國企將帶動民企組織產業鏈。報告指出,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大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企業和中央企業,對國家經濟頂梁柱作用是基本的。同時,在產業鏈中發揮“鏈主”的帶頭作用,和民營企業以產業鏈為主進行股權改革,組織新的鏈條、新的模式和新業態,筆者認為或成為2022年的一個重點。報告對民營企業給予高度關注,尤其是對民營資本講得比較充分,強調保護和激發企業活力,維護好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于國企和民企,雖然沒有講混合所有制,但是產業鏈的聚合,圍繞產業鏈進行股權結構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會繼續向前推進并得到深化。
監管要在穩增長中發揮作用。報告指出,加強國有資產監管,促進國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報告還講到全方位、全產業鏈的監管。對于監管,與平時的監管體制改革與完善所表達的意蘊不同,而是強調監管在改革、發展與穩定中發揮功能與作用。一方面,加強國有資產監管,促進國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要抓住不放,剝離低效、無效資產,推進完成瘦身健體任務。一方面全方位、全產業鏈監管,是指重大風險防范,這與國有企業也是有關系的。
【作者:李錦,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