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支持Taper嗎?
- 發布時間:2022-02-14 10:19:11
- 來源:中宏網
自2020年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紀要提及Taper開始,美聯儲就開啟了嘴炮Taper進程,直到2022年1月美國CPI創下40年新高7.5%。1月26日美聯儲1月議息會議決議及鮑威爾講話表明,美聯儲將于3月初開始實施縮減購債、加息、縮表“三管齊下”路線圖,并表示美聯儲不關心股市下跌而更關心實體經濟。有文章認為美國就業率高企,美崗位空缺1000萬,失業人數只有600萬;制造業PMI雖然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但1月依然達到了54.7,遠高于中國官方制造業PMI50.1的數值,兩者均表現出明顯的經濟過熱現象,因此Taper有堅實的經濟與就業支持。然而大疫情時代美國經濟這些數據的真相是什么?美實體經濟真的支持美聯儲3月開始Taper嗎?
先看看美國PMI數據。美國ISM制造業PMI構成包括了客戶新訂單、產出(速度與水平)、供應商交貨時間、公司就業等等。這些指標在正常年份確實能反映經濟發展熱度,但是在疫情肆虐、供應鏈受阻、大量感染人群居家隔離、人們因疫情風險“自愿罷工”卻不被統計進失業數據的時段里,這個數值可能恰恰反映了美國經濟的異常之處。2020年3月美國PMI高達64.7時其經濟發展如何?與這個亮眼數值相映的是當時美國股市正因為疫情暴發而多次熔斷,這個事實給了我們答案。
美國就業率高漲勞動力短缺的真相是什么呢?根據美國Brooking研究所KatieBach于1月11日發布的報告估算,全美約3千萬壯年人可能受新冠感染后遺癥影響,可能有160萬勞動力短缺是因新冠感染后遺癥引起,占當前美國全部勞動力短缺的15%。如果說單一國家單一研究報告不足以說明問題,那么歐洲若干國家正上演的類似狀況,大概可以側面說明美國疫情引發勞動力短缺的嚴重性。據報道,全英超過1/4的雇主表示,新冠后遺癥是造成他們長期崗位空缺的主要因素,而在新冠疫情徹底不加防范的瑞典,報道顯示25%的獄警因病無法到崗,10%的警察因病缺勤,1月下旬全瑞典25%教師因病缺課,因為人手短缺,全瑞典至少4個地區要求正在隔離的醫護人員返崗。
美聯儲不斷放風加息縮表當然是源于不斷高漲的通貨膨脹率,但近兩年若干研究都表明,美國的通貨膨脹并不是由經濟過熱引起,而是受疫情影響供應鏈受阻導致。加息能疏通受阻的供應鏈進而抑制不斷高企的通脹嗎?答案是顯然的。實際上我們認為,對今天的美國經濟,美聯儲面臨的是多難困境。
如果對通脹不加響應,則通貨膨脹可能不斷高攀,加之疫情引發的勞動力供給不足、生產停滯,可能導致恐怖的滯漲局面。
如果繼續不斷嘴炮加息縮表實際卻按兵不動,則可能由于加息預期不斷加強,引發市場恐慌而不斷拋售股票與長期國債,導致股價崩盤以及國債價格不斷走低收益率不斷升高。這是最近美股波動劇烈、國債走益率不斷走高的原因,這種現象會進一步影響長期利率、影響房地產市場及資本市場的穩健性。
假如美聯儲真的于3月開始加息縮表,那可以預期的結果是,無論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美國都將遭遇重大打擊。
對美國本已奄奄一息的實體經濟而言,用資成本升高,加之疫情所致勞動力短缺,實體經濟將遭遇前所未有的打擊,供給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局面,通貨膨脹治理最終將走向失敗。事實上即便在美國制造業如日中天的1971年,美聯儲的加息行為也不過是延緩了通脹,經濟最終還是步入了衰退。
而對于虛擬經濟,金融資產對加息更加敏感,美聯儲真敢加息,資本就敢以腳投票。而如果真的縮表,則意味著美聯儲將拋售QE下購入的目前已高達8萬億美元的國債與MBS等有價證券,那可以預期的是,資本必將直接拋棄美股與國債甚至直接做空國債,到時的美國金融市場如何,實在是不敢想象。
當然聰明如美聯儲,即便是嘴炮Taper也是留有余地的,鮑威爾講話原文也說過,加息的前提是“不對勞動力市場造成威脅”,那么美聯儲有無可能是以議息會議決議引導市場預期,達成他們引導通脹率、市場利率等指標的目的,同時3月份因為不及預期的就業率數據而放慢加息腳步、遲滯Taper計劃?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其實我們認為,美國的面前有一個正確的選擇,即盡快放棄單邊主義思維,放棄打壓中國的各種做法,在科技、實體產能以及防疫等多方面與中國展開實質的合作。以中國龐大的實體經濟產能、嚴格有效的防疫經驗,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奈何陷入霸權主義思維的美國管理層,就是不愿走這條陽光大道。那我們只好在管控好國內疫情、搞好國內經濟,以及支持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全球熱愛和平尋求進步的國家與民族之余,冷觀美國能否做到回頭是岸?
【作者:戴穩勝,中宏觀察家、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