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數字賦能,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
- 發布時間:2022-02-07 08:33:29
- 來源:中宏網
國務院近日發布《“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我國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作出系統謀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圍繞“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一體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完善和效能提升。維護和優化高效、有序、統一、安全的超大規模市場,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公平競爭政策基礎地位,激發市場活力,維護市場秩序。完善質量政策和技術體系,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堅守安全底線。加強和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十四五”時期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數字化、智慧化是關鍵一招。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提升市場監管效能,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
數字中國建設重大需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加強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功能。加快構建數字技術輔助政府決策機制,提高基于高頻大數據精準動態監測預測預警水平,全面提升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全面提升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功能,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市場監管的正外部性特征
市場監管是正外部性行為,監管部門和工作人員積極努力的市場監管行為對社會其他人帶來正向收益。監管的成本由監管部門自己承擔,給他人(外部)帶來好處,他人卻沒有對此做出補償。經濟學研究揭示,正外部性的結果是市場決策的產量低于社會最合意的產量。在市場中,人們總是覺得正外部性行為少了,如慈善、環保、教育、做好事等等,市場監管也是同理。人們總是在某些嚴重的市場違法行為發生后感嘆,之前的市場監管為何缺失?市場監管常表現為不足,因為監管的力量總是有限的,人員編制有限、專業能力有限、面臨成本約束、信息約束等等。所以市場監管不可能完美,可能存在監管問題,如何監管監管者是世界永恒的難題。
數字技術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
數字技術通過比特呈現信息,有效降低了數據存儲、計算和傳輸的成本,在大數據、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技術下,可以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做到過程痕跡,責任可追查。數字技術可以降低經濟成本,包括降低搜尋成本、降低復制成本、降低運輸成本、降低追蹤成本、降低驗證成本等。數字技術的運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市場監管力量的不足,降低監管成本。數字、網絡、智能技術可以打破時空限制,實現全天候、適時監管。市場主體及監管數據共建共享,打破信息壁壘,消除“信息孤島”,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技術自動化、智能化、留痕等特點可以提升市場監管的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減少市場監管中選擇性執法和自由裁量權,從而實現公正高效監管。
推進數字技術與市場監管深度融合
建設或完善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及智慧監管APP,建立市場監管與服務信息資源目錄和標準規范體系,全面整合市場監管領域信息資源和業務數據,深入挖掘市場監管數據價值,推進市場監管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和系統協同應用。構建“協同聯動、智慧執法、全民參與”的智慧監管機制,形成“靶向監管、企業自律、社會共治”的市場監管格局。大力推進部門協同監管、信用監管和智慧監管,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在市場監管數據和信用記錄公開的基礎上,接受市場主體、行業組織、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各方監督,實現全社會參與的綜合監管,確保市場監管處處時時到位。
強化協同監管。通過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和數據共享,完善協同機制,推進監管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下沉,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管體系。
加強信用監管。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信用信息歸集、互認、共享,健全信息歸集標準規范,確保信用記錄真實、準確、可查,規范信用修復,保障信用重塑。強化市場監管領域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及信用約束工作。依法依規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根據市場主體信用等級確定分類監管措施,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建立告知承諾事項信用監管制度,推行市場主體準入前信用承諾制度。
創新智慧監管。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強監管數據歸集、計算與共享,建立監管數據推送反饋機制,建立風險預警協同處置流程,實現一處發現、適時預警、多方聯動、協同監管。對重點領域實施全流程實時監控、在線監測、實時預警,對監管過程全程留痕可追溯。對市場監管數據進行適時監測和分析,對異常數據進行自動預警,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加強市場監管數據資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為政府決策和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提供數據支撐。
(袁正,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江沛遙,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