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星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威脅航天員生命安全
- 發布時間:2021-12-29 09:13:06
- 來源:人民網
外交部:美國衛星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威脅航天員生命安全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28日例行記者會。記者會實錄如下:
中國新加坡雙邊合作聯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以及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中新天津生態城聯合協調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五次會議將于12月29日以視頻方式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將同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共同主持上述會議。
總臺央視記者: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發表文章稱,中國單方面宣布將中立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要求立外交官上交在華身份證件,變更其外交使團身份,逼走立駐華使館人員。立官方無法確保其駐華使館人員的外交身份,也不接受立駐華使館降級,只能選擇讓全體外交官和家屬離開中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國“逼走”立陶宛駐華使館人員?這純屬污蔑。立陶宛背信棄義,公然在國際上制造“一中一臺”,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了中立賴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政治基礎。中方為了維護自身核心利益和一個中國原則這一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將兩國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完全正當合理。在中立關系已降為代辦級的情況下,中方要求立陶宛駐華外交機構重新申辦外交人員和行政技術人員身份證件,這是中方做好駐華使團服務與管理的正常程序,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并不影響立陶宛外交人員在華正常履職和生活。同時,中方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保障所有在華外交機構的安全及合法權利,保障包括立陶宛在內的各國駐華外交機構正常開展工作。
立陶宛政府在事先沒有通知中方的情況下,突然安排所有駐華外交人員不辭而別,隨后又散布不實信息,企圖轉移矛盾,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立陶宛即使罔顧是非曲直,顛倒黑白,也不能掩蓋其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行徑。我們相信廣大國際社會能夠堅持客觀公正立場,不會偏聽偏信。
澳亞衛視記者: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8年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富成果,為全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致力于推動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請問“全球發展倡議”同“一帶一路”倡議之間是什么關系,在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方面,這兩個倡議是否各有側重,如何相互促進?
趙立堅:全球發展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都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國際合作倡議,都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都是中方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全球公共產品,都致力于推動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都將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要貢獻。這兩個倡議都秉持開放、包容的伙伴精神,中方歡迎各方積極參與。同時,這兩個倡議分別自成一體,各有側重,合作方向和重點各有聚焦。
全球發展倡議以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宗旨目標,致力于深化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促進國際發展合作,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該倡議聚焦發展合作,著眼疫情下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復蘇面臨的最緊迫問題,提出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八個重點合作領域,為疫情下加快落實2030年議程提出可行路徑。
“一帶一路”倡議是國際經濟合作倡議,以互聯互通為主線,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并在健康、綠色、數字等領域挖掘新增長點,協同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
新華社記者:當前形勢下,中國和新加坡舉行雙邊合作機制會議對雙邊關系有什么重要意義?
趙立堅:新加坡是中國的友好鄰邦、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合作伙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宕和國際地區形勢復雜演變,兩國關系保持積極發展勢頭,彰顯蓬勃活力與強勁韌性。今年10月,習近平主席同李顯龍總理通電話,對中新關系發展作出重要戰略指引。雙方統籌抗疫與發展合作,助力各自國家發展,也為地區經濟復蘇作出積極貢獻。
中新兩國副總理級雙邊合作機制是兩國最高層級的機制性溝通渠道,按慣例每年都在兩國輪流舉行,對深化中新互利合作、服務兩國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雙方將繼續以視頻方式舉行會議,韓正副總理將同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共同主持。會后雙方還將舉行中國旅新大熊貓新生幼仔命名儀式。
此次機制會議是中新之間一次重要的高層戰略溝通。雙方將一道因應新形勢、錨定新航向,探索更多利益契合點和合作增長點,開創新時期中新互利共贏合作的新局面,攜手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環球時報》記者:據報道,美軍駐日本沖繩漢森營地暴發新冠肺炎聚集感染事件,超過200名美方人員確診,截至25日已造成10例沖繩當地奧密克戎毒株關聯病例。即便如此,沖繩街頭仍有大量美軍人員不戴口罩出入繁華街市和娛樂場所。發言人對此怎么看?
趙立堅:我注意到有關報道。美軍駐日本沖繩人員不受管束地隨意活動,嚴重威脅當地民眾健康,已經在日本國內引發極大憤怒和強烈不滿。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疫情防控是各國共同面臨的緊迫任務。美國海外軍事基地遍布全球、海外駐軍人數最多,有責任、有義務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尊重和遵守當地防疫規定。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美國駐軍一而再、再而三地違規運作,大搞特權。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去年,駐日美軍就曾發生過確診病例刻意隱瞞行程逃避疫情防控的丑聞。今年9月,美方又以完成疫苗接種為由,免除所有士兵赴日之前的新冠病毒篩查義務。除駐日美軍外,駐韓美軍此前也曾被曝出在景點違反防疫規定,騷擾游客。如果類似事件持續不斷地發生,不知要給當地疫情防控徒增多少阻力,為全球抗疫平添多少負擔。
美國在海外駐軍,提供安全保障始終是一條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美軍連保障防疫安全這樣最起碼的事情都做不到,甚至自身成為疫情隱患和風險,這就等于視駐在國民眾的生命安全于不顧,不得不讓人懷疑美方的安全承諾究竟有多少信譽。
總臺央廣記者:據報道,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官網近日發布消息稱,12月3日,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向聯合國秘書長致以普通照會,通報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今年先后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對中國空間站上的航天員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發言人能否證實?作為《外空條約》的締約國,美國應對相關活動承擔哪些國際責任?
趙立堅:我可以負責任地向大家證實,今年7月和10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先后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在此期間,中國航天員正在空間站內執行任務。出于安全考慮,中國空間站采取了緊急避碰措施。
1967年《外空條約》是公認的當前外空領域國際法基石。該條約規定,航天員是全人類派往外層空間的使節,各國應尊重、保護航天員安全,并將在外空發現的對航天員生命或健康構成危險的現象通知聯合國秘書長或其他締約國;各國還應為其國內私人公司的一切外空活動承擔責任。為履行條約義務,維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中國政府于12月3日通過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向聯合國秘書長通報了上述危險情況和中方采取的措施,并請秘書長周知各締約國。美國口口聲聲宣稱所謂“負責任外空行為”概念,自己卻無視外空國際條約義務,對航天員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探索與和平利用外空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中方始終本著為全人類謀福利的精神和平利用外空。美方應該尊重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外空國際秩序,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采取負責任的態度維護在軌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和空間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
鳳凰衛視記者:第一個問題,27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歐盟對外行動署網站刊文回顧全年工作和國際形勢,涉華部分提及歐盟在涉華議題上保持一致立場,將中國同時視為合作伙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2021年中國惡化的人權狀況、地區行為、對歐洲議會議員和歐盟官方機構制裁及對立陶宛的脅迫,均對歐中關系造成負面影響。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另外,27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西方不希望在國際舞臺上有任何影響力不相上下的競爭對手。這一態度也解釋了其對中國崛起的“歇斯底里”。中國接受了西方的游戲規則,并按照西方的規則在其領域戰勝了西方。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關于你提的第一個問題,今年中歐關系遭遇了一些波折和困難,主要原因是歐方基于不實之詞和虛假信息,執意對華進行單邊、非法制裁,造成雙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教訓十分深刻。2019年歐盟出臺對華政策文件,將中國視為合作伙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這對中歐關系、對世界帶來了什么影響,歐方也應作出反思。
中國和歐盟是全球兩大獨立自主力量,擁有廣泛的戰略共識和共同利益,雙方合作遠大于競爭,共識遠大于分歧。做伙伴才能解決困難,做對手只能制造困難。希望歐方尊重事實、尊重彼此,秉持正確的對華認知,維護中歐對話合作的主導面,堅持中歐互利共贏的主基調,共同推動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為世界穩定和繁榮作出中歐貢獻。
關于你提的涉中俄關系問題,我們贊賞拉夫羅夫外長的有關表態。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始終致力于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想強調的是,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百煉成鋼,堅如磐石。同時,中俄合作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打敗誰,而是為了促進兩國各自發展,促進各方實現互利共贏。我們愿同俄方及國際社會一道,共同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支持和踐行多邊主義,促進各國深化互利合作,為世界和平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動力,提供更多穩定性。
路透社記者:日本政府今天公布了福島核電站核污染水的排海計劃。該計劃包括補償標準和編寫安全評估報告。你對這一最新進展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方對日方單方面宣布有關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表示嚴重關切。中方曾多次就有關問題闡明立場,并向日方作出交涉。
日本在沒有窮盡安全處置手段、沒有全面公開相關信息、沒有同周邊國家和國際機構充分協商,沒有得到日本國內和國際認可的情況下,單方面作出有關決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中方的一貫立場是,日方應認真回應包括周邊鄰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關切,盡快撤銷排海決定,并停止一切相關準備工作。
巴通社記者:上周,巴基斯坦在中國電商平臺京東設立了首個“巴基斯坦館”。此舉有何意義?你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我們注意到有關消息,對此表示歡迎。
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和“鐵桿”兄弟。中國自2011年起成為巴基斯坦最大貿易伙伴。近年巴基斯坦對華出口也在快速增長。我們愿同巴方繼續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和數字貿易合作,支持更多巴基斯坦優質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推動雙邊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澳亞衛視記者:據報道,12月27日,美總統拜登簽署7700億美元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使其正式成法。此項法案包含多項涉華內容。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你剛才提到的有關法案在本質上屬于美國國內立法,但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借有關法案夾帶通過涉華消極內容、或進行政治操弄拿中國說事。我們敦促美方摒棄過時的冷戰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中美關系,不得將有關法案針對中國、損害中方利益的消極內容和條款付諸實施,不得損害中美關系大局和雙方在重要領域的合作。
澎湃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美國之音日前發表年終報道,稱2021年中國破壞香港人權法治、在新疆制造“種族滅絕”等。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美國之音一貫罔顧客觀事實,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我們要想從他們的報道中聽到幾句說中國的好話,可謂是“難于上青天”。有意思的是,不久前,一位曾為美國之音工作的記者表示,他來到中國之后,才意識到他從前每天念的美國之音新聞稿和中國的真實情況截然相反。他還表示美國之音一些負責人因為提倡增加對華正面報道而被撤換。可以想象,一群不想真正了解中國的人為美國之音工作,連篇累牘地報道評論中國,這真是細思極恐。
美國之音和美國政府的關系,地球人都知道。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美國之音的行為方式。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之音配合美國政府力圖把很多問題政治化、污名化,極力遏制打壓中國。從挑起對華貿易摩擦,到炮制“中國病毒”;從打壓中國科技企業,到不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會;從妄稱中國壓制自由,到炒作香港、新疆所謂的人權問題,美國之音搞政治化染指經貿、抗疫、科技、體育、新聞、人權等各個領域。
我想補充強調的是,搞政治化是美國的“優良傳統”。中國人權研究會昨天發布《美國人權政治化行徑毀損人權善治根基》研究報告。報告強調,美國無論是早期對人權的漠視甚至拒斥,還是后期熱衷于揮舞人權大棒,侵犯他國主權,美國都把人權變成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美國和美國之音推行人權政治化,給世界帶來災難性影響,把一個又一個國家推入社會動蕩的深淵。世界各國人民只會越來越認清美國所謂“人權衛士”面具之下的真面目。
彭博社記者:臺灣“外交部”強烈譴責尼加拉瓜12月27日“侵吞”包括前臺灣“大使館”在內的臺灣資產,并將其移交給北京。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首先我要告訴你的是,臺灣沒有外交部,只有臺灣省的外事負責部門。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自成立起就是代表包括臺灣在內的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不可動搖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根據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等國際法基本原則,中國的全部國家財產,無論是在中國境內還是在海外,其所有權應歸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方上述主張在多年外交實踐中已經得到廣泛認可。
中方高度贊賞尼加拉瓜政府尊重中國主權,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義之舉。臺灣當局試圖利用轉贈中國國家財產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這種伎倆是非法的,無效的,絕不會得逞。
澳亞衛視記者:據報道,27日,在中國外交部證實收到美國政府人員在北京冬奧會期間赴華簽證申請的消息后,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稱,美國政府本月初宣布的立場不會改變。美將不會有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任何其他說法都是錯誤的。任何簽證申請都是針對這些領事和外交安全人員的。讓這些人員在當地工作是標準做法,這些人員不是參加奧運會的官方或外交代表。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你剛才念了很多,我的回答很簡短。美方一方面聲稱“不會有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一方面又為來自國務院、國防部等多個部門的官員申請簽證,這一套說辭令人費解。無論美方如何解釋,事實就擺在那里。
我們再次敦促美方踐行奧林匹克精神,停止把體育運動政治化的行徑,停止任何干擾北京冬奧會的錯誤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