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積極開展法治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發布時間:2021-12-02 10:04:06
- 來源:中宏網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近日出席中俄議會合作委員會第七次會議視頻會議開幕式并致辭,栗戰書說,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戰略引領下,中俄關系持續高水平發展,體現了中俄堅定相互支持和“背靠背”戰略協作的廣度和深度,展現了雙方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責任和擔當。
中俄議會合作委員會是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的重要平臺,在優化雙邊合作法律環境、夯實兩國關系民意基礎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俄立法機構保持交流合作的連續性,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和共同面臨的挑戰,具有重要意義。自2014年中俄兩國簽署中俄議會合作委員會章程以來,我國全國人大與俄聯邦委員會、國家杜馬共同為推進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實現各自發展振興目標、攜手應對新冠疫情挑戰、共同維護世界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立法機構的應有貢獻。
第一,積極開展國際法法治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法治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指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需要法治進行保障,需要良好法治營商環境,中俄兩國議會圍繞兩國務實合作,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推進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展開深入探討,共同為兩國務實合作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雙方還積極充分發揮立法機構的獨特優勢,推動中國東北和俄遠東等地區合作,為兩國地方經貿、投資、人文等領域合作搭建了平臺。首先,法治建設為中俄經貿合作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中俄兩國對營商環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來,營商環境排名呈逐年上升趨勢,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排名中,中國營商環境排名由2013年的91位前進至2020年的31位,俄羅斯營商環境排名由2013年的112位前進至2020年的28位,實現跨越式提升。這得益于兩國對外資立法和外商權益保護的高度重視。除此之外,中俄兩國基于各自的反壟斷法律體系,于1996年簽署《中俄關于反不正當競爭與反壟斷領域合作交流協定》,在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消費者權益保護、廣告監督等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為便于實施和溝通,兩國反壟斷機構定期簽署諒解備忘錄。2020年,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指出,雙方還將盡快簽署并落實《中俄反壟斷執法和競爭政策領域的合作協定》,進一步優化雙方營商環境推動經貿領域的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其次,發揮立法機構作用,助推地方合作務實發展。中俄地區合作是兩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俄兩國地區合作發展勢頭良好,潛力巨大。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許多聯邦主體的重要經濟伙伴。近年來俄羅斯各聯邦區與中國的貿易都保持了積極的增長勢頭。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以中俄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長江中上游地區和俄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地方間合作機制為代表的地區合作不斷向前推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最后,《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助推中俄貿易自由化。2018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正式簽署,由此形成了解決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經貿合作問題的法律基礎與合作機制?!秴f定》不僅明確了各方未來合作的主線,還將利用法治保障“一帶一路”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框架下實施各項基礎設施項目的合作效率,實現經貿發展的“互聯互通”。
第二,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經驗交流,共同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中俄協作關系總體向好,但仍需共同面對外部挑戰,因此加強中俄涉外法治建設經驗交流,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法治中國、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加強涉外法治交流是維護國際秩序的必然要求。面對國際形勢的劇烈變化、以及美國濫用“長臂管轄”,妨害他國企業和個人的正當權益,中俄兩國加強涉外立法和涉外法律服務、參與國際立法執法,可以不斷提升中俄兩國法治話語權和影響力,更好發揮負責任大國擔當和作用。其次,加強涉外法治交流是抵抗霸權主義和維護國家主權的重要抓手。美國及一些西方國家在全球治理中鼓吹要堅持“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并將其作為打壓中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大棒到處亂舞。“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混淆了各國應普遍遵循的基本規則和部分國家甚至少數幾個國家別有用心的用來打壓別國的所謂規定的本質區別。中俄兩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將會堅定不移捍衛國家主權,中俄兩國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基礎上,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經驗交流,強化涉外領域執法,針對西方國家打著“法治”幌子的霸權行徑,以法治方式明確不接受任何國家的“長臂管轄”,共同抵抗霸權主義和維護國家主權。最后,加強涉外法治交流是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穩定的重要保障。中俄兩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密切協作,共同應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對國際關系和國際秩序的沖擊,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加強在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框架內的合作,從立法機構角度發出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穩定、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共同聲音。
第三,中俄兩國相互支持,助力推動國際社會抗疫合作。中俄兩國共同反對一些國家將疫情政治化的行徑,在疫情輿論和外交上相互配合,為國際疫情輿論注入了正氣清流。面對西方一些國家借疫情批評和甩鍋中國,試圖將這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政治化,中俄在國際上密切配合,駁斥西方某些政客和媒體的不負責任言論。2020年12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視頻記者會上表示,全世界要做的不是追查誰要為新冠病毒來源負責,而應該是團結起來抗疫。俄外長、發言人等也在各種場合發表支持中國的明確主張。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不是“政治游戲”,疫情之下,沒有孤島,全世界處于命運共同體下,戰勝疫情關乎全球人類安危,團結合作才是抗擊疫情的首選。無端的指責,將病毒溯源政治化,為本國抗疫不利尋找“替罪羊”才是蔑視科學,是將人類生命用于服務本國政治的惡劣行徑。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法治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保障。中俄兩國議會合作機制為兩國關系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有利于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有利于增強交往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加強中俄戰略協作、促進各領域務實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者:孫祁,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