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手机在线视频_gay男同帅哥网站在线观看_欧美人与拘牲交大全视频_日韩高清不卡一区二区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在线观看_tube69最新

陳文玲:把脈世界經濟八大趨勢與十大變量

  • 發布時間:2021-11-01 09:11:12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10月28日電 10月23日,由山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以及上海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合作舉辦的“第六屆中華復興論壇:世界變局與中國”在線上成功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山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張蘊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陳文玲,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國務院參事、著名經濟專家湯敏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各位參會專家從國際秩序的演變、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和中國參與國際經濟貿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以下是中宏觀察家陳文玲在第六屆中華復興論壇上的發言: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瘟疫。這兩個“百年”交融在一起,使世界疫情前的存量問題和疫情之后的增量問題交織,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疫情導致的大變局疊加,個中風險陡然上升。當前世界經濟可能由此將發生八方面重大的變化,而未來影響世界經濟的變量主要表現為十方面。
  一、當前世界經濟的八大變化
  第一、世界經濟會劃分為疫情前和疫情后。
疫情是改變世界力量、世界格局、世界經濟聯系的一次突發性事件,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從疫情前和疫情后來說,最重要的改變可能就是:人類面臨的挑戰將更加嚴峻。比如面臨的公共衛生的風險陡然上升,現在全球2.4億多人確診病例,死亡人數接近500萬人,而疫情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將來不僅要和新冠疫情這樣的病毒做斗爭,還有未來看不見的病毒、公共衛生災難、惡性傳染病等,人類共同面臨的威脅生命健康的問題,將首先對當前繼而未來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第二,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不均衡性、不穩定性陡然增加。去年全球經濟負增長3.3%,美國負增長3.5%,中國作為唯一一個正增長的經濟體增長僅為正2.3%。今年年初,IMF、世界銀行、OECD等機構的預測都很樂觀,而且對美國的預測是最樂觀的,達到了6.5%的增幅,是五十年以來的最高增長水平。但是一旦出現一些例如經濟問題、疫情問題、阿富汗撤軍問題等,經濟增長馬上就會應聲下調。現在美聯儲預測是最悲觀的,已把美國的經濟增速調到5%以下。亞特蘭大聯儲等于美國三季度預測甚至0.2%,所以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也不穩定。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的增長更不穩定。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到美元升值貶值、流動性泛濫和流動性緊縮的影響。流動性泛濫時,它們是受害者,流動性緊縮時,它們是被收割者。所以,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不均衡性會陡然增加。
  第三,通脹風險和通縮風險會交替產生。目前我們看到的是通脹風險,但是這種通脹風險是流動性泛濫引起的。美聯儲已經發出明確信號,到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就會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就會收縮,將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下降,PPI價格下降會向CPI還會傳遞,進而導致下一輪的通縮。所以通脹通縮會交替進行。這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第四,債務和金融風險不斷加大。2021年全球債務《簡要分析2021全球債務和美國經濟動態》2021年IIF數據指出,2020年全球債務新增24萬億美元,累計達到281萬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底,全球政府債務或將達到92萬億美元。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現在是負利率、低利率、零利率。全球國債負收益率繼續增長,據去年統計,全球負收益率的國債總額已達19萬億美元。這19萬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包括10年期、30年期、5年期在許多國家都是負利率,個別國家是零利率。負利率、零利率,低收益率和負收益率的長期國債,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意義,給世界經濟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以前一些國家可以用發債透支未來解決當前的經濟問題,現在已經彈盡糧絕,在解決國際性的難題,利用超寬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透刺激經濟的能力大幅度下降,這不僅是指美國,也包括歐盟、日本、中國等。中國現在的債務雖然總體可控,尤其是政府債務在60%的警戒線以下,但是企業債、個人債、地方債也在上升,一些企業長期高負債運行,抗風險能力脆弱,所以金融風險、債務風險都是比較大的。
  第五,供應鏈斷鏈的風險。供應鏈重組的風險和供應鏈再鏈接會交替進行。供應鏈斷鏈有兩重因素。一個是疫情導致的自然熔斷,另一個是一些國家政客推動的人為阻斷。拜登今年以來在白宮開了三次會,所謂價值觀相同的國家進行供應鏈重構,我覺得有點異想天開。世界供應鏈并不是按價值觀組成的,是跨國的市場需求關系,是需求和供給相互匹配的結果,是自然形成的長期互相匹配的過程,而不是靠政府力量形成的。
  現在全球供應鏈的斷鏈風險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是美國政客推動重構供應鏈,有意遏制打壓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力圖重構以美國為主體的供應鏈體系。但是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基礎是要有強大的制造業,美國的制造業產值僅增加值占GDP的10.8%,雖然它具有原始研發和高端產業關鍵技術和零部件,但是供應鏈的主體已經不在美國了,供應鏈東移是肯定的。全球供應鏈重構中,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地區當前一定占有最大的優勢。但是我們缺乏高端頂端技術、核心零部件和基礎研究、原創研究和顛覆性、基礎性、共性的技術。近期供應鏈混亂下美國港口積壓了大量集裝箱,甚至連圣誕節的商品供應都會出問題,但這還只是貿易再鏈接層面的問題。全球經濟未來最大的鏈接是供應鏈的再鏈接。例如,中國產業配套能力這么強大,重構一個制造業體系是不可想象的。雖然有產業向東南亞、南亞、非洲等地區的轉移,但是這些進行轉移的跨國公司包括一些中國企業,基本上是采取的是“1+N”戰略,即制造業的主體部分留在中國,加工制造、工廠車間等轉移到其他地方。因此,這或許是未來供應鏈改變的主要趨勢,這個變化也是非常大的。
  第六,金融風險與金融重構。在疫情前,因為美元美債的發行,在全球流通還比較暢通,世界的認可度還比較高,美元在國際貨幣儲備體系中一直占62%以上,在結算貨幣中占40%以上。全球金融主要是以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和準國際貨幣的體系,結構性矛盾還不突出。據IMF的數據,2021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貨幣儲備已經下降到59.6%,是有史以來的最低的水平,結算貨幣占40.4%,最低降到38%,已低于歐元占比。原來國際大循環使美元美債能夠成為事實上的準國際貨幣,雖然已經沒有實物支撐,沒有和黃金掛鉤,但是世界認可就是硬通貨。然而現在美國的國際大循環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戰,因為美元美債的霸權主義,使世界對美元望而生畏,對美債不敢恭維。現在拜登政府借債美國累計國債已經達到28.7萬億。經過美國財政部長幾輪力爭,美國國會同意將最后期限延長到2021年12月3日,債務上限是28.88萬億,到12月3日肯定會突破這個數字。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到2016年,美聯儲連續四次放水,總計金額達3.8萬億美元以來。特朗普政府與拜登政府也接連放水,這會一直放到美國國債超過40萬億。當然經國會批準還有一個過程,但是放水借貸是現在美國繞不過去的坎。美國除了外循環、國際化的大循環出現問題,內循環其實也出現了問題。美國國債原來是靠美國的機構和居民購買,現在美國的居民購買率、機構購買率都在下降,60%以上新增國債由美聯儲回購,所以產生了真正的“內循環”。耶倫多次呼吁要放寬上限,采取政策,和中國合作,取消特朗普加征的高額關稅等。這說明美元美債的信用都遭到了很大的挑戰。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會有一些變革。人民幣比重雖然上升比較緩慢,但是它的信用、地位、影響力在提升。歐元在國際結算貨幣中比重在一些時段已經超過美國。全球80個央行已經有20%以上的在試驗數字貨幣,60%以上的在研究數字貨幣。所以,國際金融由于貨幣體系的調整和美元的升降起落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第七,世界經濟將會面臨極端氣候風險的挑戰。極端氣候會越來越多。最近據有關國際組織預測,在2040年前,非洲高山山頂的雪全部都會融化。目前格陵蘭島的雪大面積融化;喜馬拉雅山雪線下降;加拿大、美國遭遇高溫天氣;歐洲、南美洲、東南亞、南亞包括中國等都遭受了極端氣候的影響。在極端氣候下經濟不可能不受影響。中國本次的拉閘限電使三季度GDP從上半年平均12.71%一下降到4.9%。這與煤炭價格上漲有很大關系,當然也還有極端天氣和汛情等其他因素影響。所以,極端氣候對世界經濟也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導致世界經濟的不均衡性、不平衡性、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第八,當前能源風險主要來自人為因素。能源本無風險,據國際能源署對未來的能源預測,到2040年,世界對能源的年均增長率是0.6%,不到1%,大大低于GDP的增長幅度。但是現在出現了能源危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天然氣價格上漲接近十倍,石油、煤炭價格都大幅度上漲,因而導致煤荒、氣荒、油荒、電荒。這種人為導致的能源危機和未來多元化的能源供給交織,總趨勢供大于求與能源過剩的情況將交替進行。本來在能源供求關系總趨勢下,能源價格應該是平穩下行,保持在恒定的成本加利潤的幅度。現在價格大幅度跌宕起落的問題背后,實際上就有美元的力量,還有能源生產國的力量。比如限產價格就一定會上漲;擴大生產規模,價格就一定回落。疫情背景下,運力的價格飛漲,一旦經濟阻滯,雖然進出口商品沒變,但是價格一定會上漲。所以疫情前后,經濟上會發生非常重大的一些調整。
  二、影響世界未來發展的主要變量表現在十個方面
  從世界變局來看,我認為主要會受十大變量的影響。
  第一個變量是中國的和平崛起。這是世界經濟的最大變量,經過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新中國70多年努力,改革開放40多年快速增長,中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體人民脫離了貧困,從站起來到富起來,正在走向強起來。通過此次疫情,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地位、作用、國家影響力在持續上升,人民群眾愛國主義熱情和對中國的自信心在不斷上升。
  第二個變量是美國趨向走下坡路。美國國內矛盾復雜各類問題交織在一起。有很多人認為美國就要走到下坡路,現在是衰落的拐點。我認為是衰落的開始,是始點,而不是拐點。美國仍將是第一經濟大國、第一軍事大國、第一技術大國,其原始創新能力還遠在我們之上。即使中國在2030年左右經濟總量超過美國,彼時我們的人均GDP仍僅為美國的四分之一。現在美國仍然占據了尖端創新的高地,作為一個非常大的變量,其經濟上特別是貨幣政策美元的調整,科技政策上是否能把更多的科技成果與全世界共享,這對世界的影響非常之大。
  第三個變量是大國之間競爭與角力加劇。現在世界真的是一個多極的世界,已經形成若干大三角關系,包括中美俄、中美歐、美歐俄等,還有若干個四角關系、菱形關系、弧形關系等等。大國的競爭博弈在加劇,但是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雖然美國重構盟友體系,但是其盟友絕不會像冷戰時期絕對的選邊站隊,而是在不同利益訴求下不斷進行新的排列組合,這增加了國際問題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第四個變量是東升西降和南北關系的調整;第五個變量是科技革命加速;第六個變量是產業變革加速,這實際上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第七個變量是國際貨幣體系的重構;第八個變量是全球治理體系、標準規則與運行方式的變革;第九個變量是能源和大宗商品供給需求關系繼續調整;第十個變量是全球價值觀與文明沖突、激蕩與交融。
  總之,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世界經濟的十字路口,也處在中國已經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開啟第二個百年目標最后30年的沖刺階段。這既是中國的重大歷史機遇期,也是邁向社會主義強國的關鍵階段,能不能沖破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的遏制、打壓、圍堵,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和定力,特別是考驗我們在戰略上不犯錯誤的能力。中國只要穩步的向前,不犯顛覆性戰略性錯誤,不出現把自己搞垮的事情,中國就是戰無不勝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城区| 嘉定区| 仁寿县| 安庆市| 临湘市| 日土县| 兴义市| 连州市| 锡林郭勒盟| 东平县| 呼和浩特市| 平潭县| 隆化县| 苍梧县| 轮台县| 抚顺县| 霍邱县| 遂溪县| 陇南市| 阜南县| 浦县| 开远市| 鸡东县| 儋州市| 易门县| 舒兰市| 扶余县| 潜山县| 泉州市| 望奎县| 临泉县| 临江市| 敦化市| 盘锦市| 静海县| 泰宁县| 延长县| 南汇区| 贺州市| 紫云|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