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軒:生態保護補償彰顯生態整體主義與協同進路
- 發布時間:2021-09-22 15:10:06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9月19日電(記者王鏡榕)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下簡稱《意見》)。《意見》聚焦重要生態環境要素,完善分類補償制度;圍繞國家生態安全重點,健全綜合補償制度;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推進多元化補償;完善相關領域配套措施,增強改革協同;樹牢生態保護責任意識,強化激勵約束。健全生態保護考評體系,加強考評結果運用,嚴格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推動各方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履行各自義務。
中宏觀察家、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于文軒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指出,“《意見》提出生態保護補償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明確制度建設方向,規定配套措施,鮮明地體現了生態整體主義和協同進路,這也是《意見》的兩大亮點。”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于文軒告訴記者,這就要求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建設中堅持生態整體主義進路,更加關注生態系統的整體性。事實上,這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意見》對此給予積極回應。在工作原則層面,《意見》要求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促進對生態環境的整體保護。同時,《意見》還要求實行統籌保護模式,以提高生態保護整體效益。在配套措施層面,《意見》要求大力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這也是尊重生態規律、從整體角度以系統方法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
“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建設的協同進路主要體現為體制協同、制度協同和實施協同三個層面。”于文軒指出,在體制協同層面,《意見》提出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充分發揮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要求有關部門協調推進,政府統籌生態保護補償資源、受益地區積極履行補償責任。在制度協同層面,《意見》要求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分類補償與綜合補償統籌兼顧,縱向補償與橫向補償協調推進,強化激勵與硬化約束協同發力。在實施協同層面,《意見》要求通過系統地推進相關立法,完善執法配套措施,同時依托于主體責任、考評機制和監督問責形成約束機制,推進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的有效實施。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期待《意見》中關于加快推進相關領域法治建設的要求得到積極有效的落實,促進我國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于文軒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