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布太空新戰略的影響及啟示
- 發布時間:2021-09-22 15:03:47
- 來源:中宏網
在中國嫦娥五號探月工程等一系列航天工程順利實施之際,美國近年來卻在航天領域頻頻動作: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宣布太空新戰略,制定太空作戰規劃,組建太空基地。中美作為當今世界最活躍的兩個航天大國,在中美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航天領域的較量顯得格外突出和激烈。
一、美國新的太空戰略
2020年12月9日,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發布新的《國家太空政策》,闡述美國國家太空戰略,表示美國將重返月球常駐,并準備登陸火星,并聲稱美國會采取一切外交、經濟、軍事手段,阻止其他國家使用不合理方式,破壞美國對太空的和平探索。當天,彭斯副總統發表講話,宣布美國重返月球計劃的18位宇航員名單,以及將佛羅里達州兩個空軍基地正式更名為太空軍基地。蓬佩奧國務卿聲稱:“美國不希望太空領域發生沖突,但也不畏懼面對、克服任何可能出現的挑戰,美國早已做好應對威脅的準備。”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在參與布魯金斯學會網絡論壇時表示,“下一次珍珠港事件可能會發生在太空,而中國人可能像日本偷襲美國那樣襲擊美國的太空資產”。
與以往美國政府的太空政策相比,美國這個新的太空戰略在核心原則與目標上都有不同。特別是強調抵消并超越中國與俄羅斯在太空領域的相關技術優勢,使美國再次強大;指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將太空作為作戰領域,因而美國要更加注重太空軍事建設,要與太空經濟開發一起兩手抓,兩手硬,以此振興美國,繼續稱霸太空。五角大樓稱,新政策文件“強調國防部是在這一重要領域中實施和實現國家目標的關鍵機構”。
(一)推行太空領域的“美國優先”政策
不同于美國以往太空政策主要強調要在國際合作中發揮帯頭作用,并未將自身目標強加給國際社會,新的太空政策是試圖用美國標準塑造國際太空管理規則,強調美國在發揮其作為主要航天國家作用時,應繼續制定和促進一系列行為規范、最佳做法和太空安全操作標準,以盡量減少太空碎片環境,并促進太空活動數據共享和協調。也就是說,美國將利用美國標準和最佳策略來塑造國際準則,要求其他國家按照美國建立起的太空交通服務管理框架進行太空行動。除了在太空軍事、太空工業等方面確保美國領先外,美國政府只在有利于美國的前提下與國際伙伴進行合作,且任何國際協議首先要為美國人民、工人和企業帶來利益。
(二)全面加速推進太空軍事化
新的太空戰略不再強調太空探索與利用的“和平目的”,而是強調要通過太空領域的力量實現和平,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太空系統所進行的任何有目的干涉或襲擊,對任何損害美國太空利蓋的行為,美國都將以任何可能的時間、地點、方式和領域實施報復。新政策公開承認太空戰的可能性,強調太空是一個作戰領域(warfightingdomain),重新定性太空安全環境,刻意強調“視為對美國主權的侵犯”“不限地點、不限方式、不限領域的反擊”,美國將用包括太空軍力在內的“致命軍力”回應任何國家對其太空權的挑戰。
(三)體系化作戰成為太空系統發展的主要目標
美認為,近年來其對手正大力發展反太空作戰能力,試圖在沖突中破壞或摧毀美太空力量,從而直接影響美國核心利益。為此,美國要更加重視太空部隊建設,在新建太空司令部、籌組太空部隊同時,持續發展態勢感知、太空控制、太空作戰支援系統,不斷完善太空作戰體系,大力提升太空作戰能力,鞏固擴大太空優勢地位,確保自由進入太空并在太空開展各種活動。美太空系統建設投入高、力度大、范圍廣,涵蓋作戰全要素,并漸成體系,具備一定的體系化作戰能力,顯現出太空監視系統、太空控制手段、太空作戰支援體系等方面體系化作戰的發展趨勢。
二、當前國際太空戰略競爭的新態勢
當前,在國際戰略競爭上升態勢下,為爭奪戰略競爭制高點,掌握太空開發主動權,美國等世界主要航天國家紛紛調整太空戰略,推動國際太空戰略競爭呈現出發展新態勢。具體講,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公開宣示太空戰略,爭奪“制太空權”
爭奪太空話語權是各國太空戰略競爭的重要方面,基本途徑是制定和宣示太空戰略。美國政府公布的國家太空戰略突出“美國優先”原則,強調美國太空領導地位和以實力求和平的霸權策略。為有效實施太空戰略,確保美國“在太空的統治地位永不受質疑和威脅”,美國幾乎重塑了整個太空領域的管理體系和功能系統。俄羅斯、西歐諸國、加拿大、日本和韓國等也制定或發布了以政策、準則、框架、基本法和計劃等命名的太空戰略規劃。各國公開宣示其太空戰略旨在獲取太空利益,為發展自主太空軍事能力和爭奪太空主導權而辯護。為增強太空戰略執行力,各國競相完善太空戰略的領導和組織管理體系。從各國情況看,既有專門從事戰略決策和規劃的領導機構,也有具體從事執行和實施工作的專業部門,還有專門從事咨詢輔助工作的研究和參謀機構。
(二)不斷研制部署武器,加速太空軍備競賽
加強太空威懾能力建設是各國太空戰略的重要支撐點。威懾能力主要源自高精尖的技術、武器和裝備。一國在外層空間武器裝備方面具有優勢,往往可以在國際軍事力量競爭和國際戰略格局中占據優勢和主導地位。為此,主要大國不斷研制各種新型軍用太空技術、裝備和設施,太空軍事化風險日益加劇。當今太空武器和普通試驗航天器已無法明確區分,如美國研發的X-37B試驗航天器作為一種空間機動航天器,具有無人駕駛、天地往返、長期駐軌、快速反應等特點,其實也是一個遂行航天偵察、通信指揮、空間對抗、遠程精確打擊等多樣化任務的新型太空作戰平臺。其在軌續航時間長達兩年,可以在不同軌道上高速機動,既可用機械手破壞別國衛星,還可裝載激光武器,隨時變身為具有攻擊性的“太空無人智能戰斗機”。受美國影響和刺激,其他國家也在不斷強化太空軍事計劃。如日本《宇宙基本法》規定太空資產要為“國家安全”服務,突破了“太空只限于和平目的”決議的禁令。此外,日本正在組建“宇宙作戰隊”,主要任務是對太空進行實時監控,同時推動部署新型太空光學望遠鏡的進程。
(三)太空競爭失序,全球戰略格局失衡
太空是一個科技含量高和風險高發的創新領域,尋求國際合作一般是各國太空戰略發展的基本取向,最典型的就是空間國際項目。同時,太空又是高度競爭的領域。隨著大國戰略競爭加劇,太空領域合作與競爭關系日趨復雜。當前,美、歐、俄等國在太空領域競爭和博弈愈演愈烈,其對國際太空市場爭奪越發凸顯;太空武器化軍事化風險日漸加劇,進一步推動形成“競爭高于合作”的局面,增加發生太空沖突的危險。在可預見的將來,國際太空治理赤字問題將更加凸顯,太空無序競爭與爭奪將更加混亂,太空安全將充滿更多不確定性,對此必須引起國際社會高度警惕。
三、國際太空戰略競爭的有關啟示
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的制高點,太空安全是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戰略保障。面對國際戰略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為奪取戰略競爭制高點,必須密切跟蹤國際太空戰略競爭的新趨勢,實時把握太空科技演進的新方向,深刻認識太空領域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在加強分析、深入研究和科學預判基礎上,增強太空戰略調整和開發策略優化的主動性、及時性和科學性。
(一)高度重視太空戰略對維護國家發展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太空作為新的戰略發展空間,蘊涵著國家重大的戰略利益。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軍事、安全等各個領域都離不開太空的支持,太空技術已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太空安全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國家安全的先決條件。為確保國家發展利益和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必須高度重視太空的重要戰略價值和長遠戰略意義。
(二)制定和宣示太空戰略,積極搶占太空開發和治理的國際話語權
發布太空戰略,明確對太空的態度、主張、目標和發展要求,是當前各國爭奪太空話語權的基本途徑。各國促進太空戰略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形成了全方位支持太空戰略實施的領導和組織管理體系。既有專門的領導機構,也有具體的專業部門,還有專門的研究和參謀機構。為確保太空戰略執行有良好的組織保障,需要實現統一領導和系統指揮,構建完善的領導和組織管理體系,形成組織完備、功能完整和運轉順暢的體制機制。
(三)加強國際合作,增強國際太空規則和安全機制建設的影響力
尋求國際合作一直是各國太空戰略發展的基本取向。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太空戰略競爭態勢,一方面要加強與航天強國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走出去戰略,積極搶占國際太空市場,以促進太空技術研發。要積極參與各種國際太空合作組織平臺,提升參與國際太空規則和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加強與其他國家或區域性國際組織的合作,探索雙邊、多邊太空合作關系,增強對國際太空安全機制建設的影響力,承擔國際責任,抵制太空霸權。
【作者:任海平,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